抗战之还我河山

〖抗战之还我河山〗

第814章 依旧无法改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大辫子姑娘不仅没有继续呆在南昌城的意思,在收到红色部队密电她要全军撤离的那一刻,她就选择要和他们一起走。和曾经的时空中一样,和年轻时代的老爷子并肩踏上那条充满艰险充满各种未知的路。

那亦是一条奇迹之路。

她恐怕也不知道,她这一走,就是大半个中国吧!

从1934年10月16日红色部队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色部队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色部队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

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点儿刘浪无比肯定,因为在他离开的半年,独立团和华商集团高层察觉到了他对那位红姑娘的“特殊”关心,在南昌可是加大了经营力度。

所谓加大经营力度,不过是往南昌持续注入力量的代名词。既然有投资就必须有护卫,独立团因为残疾而退役的老兵带领的新兵组成的护卫队,在南昌足足有一百多人之多。

甚至,在肖风华的刻意重视下,独立团加派了一个装备着冲锋枪的战斗班潜入南昌,负责保护那对特殊父女的安全。

可以说,就算是有人察觉到了杨红曼的身份,想对她不利,近二百的武装力量也能保护她从南昌城中杀出一条血路。这一点儿在刘浪归来之后就对负责情报工作的肖风华不露痕迹的褒奖过。

但是,当看着肖风华一脸苦涩的将来自南昌城的情报轻轻地放在他的桌上,刘浪的脸色骤然变得难看起来。

第814章 依旧无法改变 (第2/3页)

衰败。自从光头大佬采取了步步为营的铁桶政策,外面的物资越发的难以供应进来,无法在保持攻势的红色部队无法再获取新的经济来源。光靠根据地内的自给自足实在是难以养活十万大军,哪怕是老百姓们都很支持,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也难以维系。自一年多以来,红色根据地的经济一直在持续恶化。

红色部队通过这次惨烈的教训学习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对于他们日后在西北,在华北,在山东,在皖南创建抗日敌后根据地起到了很好的吸取教训的作用。但现在,他们必须得接受这个沉重的后果。

必须得离开了,否则经济崩溃之下,十万大军没有给养,拿什么去和光头大佬的数十万部队拼命?用大刀用长矛,他们不怕,但战士们不能就饿着肚子去拼吧!

红色部队注定闪耀历史天空的伟大的大转移开始了。而刘浪的年轻奶奶大辫子姑娘杨红曼同志,本来被刘浪利用华商集团联络人的名义好好的保护在南昌,就算是红色部队一如曾经时空那样开始转移,负责贴身保护她的四名独立团警卫排战士也会将她好好的带回四川。

阅读抗战之还我河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