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1627崛起南海〗

第768章 眼光独到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福瑞丰在近几年由海汉牵头的投资项目中尝到了足够的甜头,让李家人对于开拓海外殖民地这种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福瑞丰在海南岛上投资的项目包括了盐场、农场、种植园、交通线、港口码头、各种作坊,甚至极少有外商能够直接涉足的房地产领域,同时在香港岛、安南乃至南海安不纳港都有大大小小的投资项目,长期稳定的收益非常可观。而在此过程中李家人也注意到,投资未经开发的处女地,所获得的回报率和回报周期都是最划算的。

李奈曾仔细研究过海汉过去几年对新殖民区的操作模式,几乎都进行过规模不同的招商活动,拉拢海汉之外的商人投入金钱或资源参与经营,降低独立开发建设殖民点的风险。他据此认为如果海汉要对大员岛下手,那么建立殖民区的必要步骤之一就是招商。而福瑞丰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在当地获得属于自家的落脚点。如果动作慢被福建的同行抢在前面,那福瑞丰极有可能连汤都捞不着半口。

之所以这么急迫,还是跟福瑞丰在福建受到的压制有很大关系。澎湖马公港虽然已经是由海汉实际掌控,但官面上的说法仍然隶属于大明,许家在当地施加的影响力使得福瑞丰现在都还没有在马公港获得专属码头和商栈,而对此海汉也只能保持中立,毕竟许心素名下的商船现在也没法通过番禺李家庄以北的珠江航段,只能选择香港岛或者万山港作为锚地。

但大员岛就不一样了,朝廷并没有把这个大岛列入到大明疆土中来,许心素在当地也不具备任何的直接影响力,海汉如果出手占地,那当地的地盘分配肯定就是海汉人说了算。如果福瑞丰能在当地获得修建码头商栈的资格,那福建佬也只能干瞪眼了。

李奈虽然不知道海汉人何时回对大员岛动手,但这事宜早不宜迟,他想通其中关键之后,便立刻乘船赶来三亚,想要抢在前面与海汉高层敲定合作开发的协议。

第768章 眼光独到 (第3/3页)

奈的观点倒是跟海汉军方的意见十分契合,他认为澎湖的规模并不足以撑起海汉向北发展的需求,就像南海中的安不纳群岛无法支撑起海汉的南下战略一样。如果海汉真要继续向北扩张,那么在福建海峡还需要另一个规模更大,资源更丰富的基地才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澎湖相比大员岛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虽然当时钱天敦还没有率部踏上大员岛考察,但李奈仅凭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推断,已经肯定地认为海汉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就是澎湖旁边的大员岛。

海汉下一步动不动大员岛,跟李奈,跟他背后的广州福瑞丰有什么瓜葛吗?当然有瓜葛,而且是不小的瓜葛。

福瑞丰自从五年前攀上海汉这根高枝之后,一路的发展可以用飞黄腾达来形容。截止目前,福瑞丰及其利益关联的诸多商号和各种生意,已经让李家成为了整个广东首屈一指的富商大户。但到了这个阶段之后,李家人也感觉到了生意经营方面似乎已经触及到天花板,没有继续上升发展的空间了。

原因很简单,福瑞丰的影响力主要就集中在两广近海地区,这块招牌出了省就不好用了,特别是向北。临近的福建有许心素这么一个官商集于一身的大boss,福瑞丰很难将自己的生意扩展到当地去。尽管说起来都算是海汉的深度合作伙伴,但海汉在大明境内推行的商业制度是以地方代理制为基础,身为福建总代的许心素自然不会乐于见到隔壁家的代理商跑到自家来做买卖。而福瑞丰现在经营的业务范围几乎是百分百跟海汉有关,与福建的同行自然也是存在着百分百的利益冲突,这就使得福瑞丰的贸易范围难以往北扩展。当初福瑞丰承运的军用物资之所以要在香港转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福建方面不愿放福瑞丰的船队过去。

阅读1627崛起南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