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状元

〖大明武状元〗

001 衣锦还乡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一旁的杜宁宁一见爹爹这模样很是厌恶,心道:爹你也太能装了,想当年岚平哥差点没让给你折腾死,没日没夜的在府里巡逻不说还得干长工的活,岚平哥想考武举你还死活不同意,这会什么功都是你的了,真虚伪。

杜员外这么一带头,全城的乡绅立时涌跃,眨巴眼的工夫,建牌楼的工程选址还八字没一撇,工程款倒是已经凑了一万多两,想来这怀宁城真是个富庶之地。

就在众人吹捧老太太的工夫,状元公的扈从已经越走越近,随着孔知县一声令下,顿时鼓乐震天,鞭炮齐鸣,人潮涌涌,谁都想一睹天下第一武状元的风采。

-----------------------------------------

历史小知识:

员外,本谓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明朝以后员外郎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相关,而渐渐和财富联系在了一起,只要肯花银子,地主和商人都可以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

历代沿革:

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初又置员外散骑侍郎。南北朝时,又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都在官名上加“员外”。隋开皇六年(568),在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时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此外,唐、宋、辽、金在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下,也有员外郎。元属中书省。清代理藩院、太仆寺、内务府等也有员外郎。

到了现代,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员外这一称呼逐渐淡出。但随之出现了“候补委员”这一新的职位称呼,于是就有了候补委员,其涵义与“员外”相比有一定变化,但大同小异,延用至今。

“当得当得,本府决定,这,孔知县,孔知县”

一旁站立的怀宁知县孔如松是个老夫子,一生小心办事,虽不说造富一方也算是忠勤之官,一听知府叫他,忙道,“下官在”

周知府正气十足,清清嗓子,“这个,王老太太教子有方,可称为我安庆之楷模,为此本府倡议,怀宁县应为老太太立一座慈母牌坊,以彰其德,以励后世子孙,你,看如何”

孔如松道,“大人高见,下官回去就办,号召全城富商共同捐资”

这时杜大员外忙挤了过来,伸出两个手指,“杜某愿捐银两千两修建慈母牌,想当年状元公屈居杜某府上,杜某一眼便看出状元公非池中物,为此不惜重金聘请天下名师相助,今日果不其然,状元公衣锦还乡,荣归桑梓,杜某实感欣慰”

001 衣锦还乡 (第3/3页)

众官一听,那立马如同见了自己亲娘,个个拱手作揖,眉开眼笑,周知府更是将自己的椅子给让了出来,亲手扶老太太落了座。

周知府对老太太说,“令郎此番高中,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日后必为国之栋梁,老太太真是教子有方,功不可没呀,是为我安庆府慈母的表率,当受本府一礼”说着拱手作揖。

老太太那是大风大浪过来的,多少也了解些官场逢作人情冷暖的世故,想当年我母子家无存粮艰难度日之时这些官老爷谁又曾过问过,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闻名天下知呀。

“使不得,使不得,我不过一老婆子,哪里当得知府大人的礼”老太太还是很识大体的。

阅读大明武状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