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状元

〖大明武状元〗

162 朝野骚然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直南七府的卫治直属于应天府原五军都督府直属,故没有都设都指挥一级军官,各级卫所由三品武官卫指挥使世袭担任。

张慎言刚刚从南京出发,这消息就已经顺风传出了几百里,清查再分配原朝廷赐给卫所的土地那就等于是在割那些卫指挥使的肉呀,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事谁摊上谁都得火冒三丈。

只不过这是国策,谁敢反对那就是与朝廷作对,可以谋逆罪论处,但也有那不怕死敢冒天下之大不为者。

太平府建阳卫的卫指挥使武力勋臣何进,前些日子他是见识过丞相那声势滔天的军威的(王岚平清剿大青山土匪时,大青山边上就是建阳卫治所),还不等户部差官赶到就已经将所有卫所的土地名册整理在案,并主动向朝廷奉还其治下所有土地田亩,一共是六千余亩。还来不及上缴朝廷的一万石粮食也一并上缴。

建阳卫建卫于明洪武年间,已经二百七十年,一朝被弃,原共有军户五千兵额。至今时今日只剩不到军户两千丁,且大多是老弱病残。

按丞相的既定国策,所有土地先行收为国有。所有军户一律撤销军户身份,与平民百姓相等。再按人丁数按数分配,平均每人能分得可耕种土地五亩。若是家中有口五人则可分得二十五亩田地,六成良田三成次田,此举一出,顿时把那些老军户们感动得老泪纵横,熬了几十代人,总算是熬出头了,无一人不对丞相的这一国策鼎礼膜拜,甚至有军户提出要为丞相建庙,受世人世代香火,但户部的官员不敢自专,派人飞马回南京问过王岚平后,这一举动才没有始行。

建阳卫各级千户百户随着卫所的裁撤,这些世袭的军人也随之失业,但王岚平也不会这么苛刻,将所有在册军官一律编入丞相在太平府下设的军政司衙门任职,地位和俸禄不变,他们以后的职责是负责配合兵部在太平府的征兵事宜和

建阳卫的进展顺利超乎想像的快,而张慎言亲自督办的镇江府丹阳卫却硌了他一嘴牙。

丹阳卫成卫于永乐年,现在也有二百来年的历史了,现任卫指挥使为武臣勋贵丹阳伯钱成,钱家历代世袭丹阳卫一职,以历十二代,至钱成这一代已是树大根深,在镇江府故吏满布,钱家的势力已成镇江一霸,面对此次朝廷推行的国策,钱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沿途百姓无不对丞相这些清剿行动是拍手称快,可算是太平年月有望了,再也不用担心会有土匪在半夜时破门而入了,最高兴的还得数那些乡绅富户,这些人一直都是土匪的重点袭击目标,现在匪患没有了,家产算是保住了。

六营大军进展神速,八万兵勇如一张大网般撒开,几乎将凡是在刑部备过案的土匪巢穴都一扫而尽,同时还对各州府被通缉的强人和巨匪作了一次彻底的摸排,直杀得七府二百万民众无不对丞相竖起了大拇指。

此外,清匪行动进行到半个月时,已经从各处匪穴中起获了大量的财物钱粮,兵器马匹,折合成白银。至少在三百万两以上,而且战事才进行了一半。距京城更远实力更雄厚的巨匪还没有波及到,不过随着大军的陆续推进。剿灭他们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剿匪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丞相府发出一纸政令也在南直七府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官绅巨室人人自危。

这就是新推行的国策‘还田于民’,首先发难的便是张慎言正在清查分配的卫所土地。

162 朝野骚然 (第1/3页)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京城六营都陆续再次开拔,分头进击,以南京城为中心,展开了一场声势浩荡的肃清匪患的军事行动。

不出十天,各处接二连三传回捷报,至目前为止,一共清剿匪徒近万人,或剿或招安为民,真正处死的不过十之一二,这次清剿只诛首恶和死不悔改者,对协从一概不问,全部放还归乡。

一时间,整个南直地区的群匪是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哪敢与强大的官军作战,有些规模小的还不等官军赶到便作了鸟兽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阅读大明武状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