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状元

〖大明武状元〗

227 轻敌冒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王岚平现在还没工夫去揣摩李来享此时的心情,因为尾随袁宗第而来的清军追兵已经赶到了滁州城,说不定此时已经朝大顺的都城庐都(合肥)进军了。

怎么办?据锦衣卫探来的军报显示,李来享在东线的驻军几乎都投入到了东征淮安的战事上,当年跟随李自成打天下的大顺猛将大部都驻扎在西面的襄樊和北面的淮河一带,驻军一共也有二十万人左右,可他们根本不可能在清军进攻庐都之前赶到。

王岚平不同情李来享的遭遇,只是此时大顺还不能倒,这么一个小/朝廷横在长江以北,就能大大减轻南京和大明长江防线的压力,如果大顺一倒,王岚平将面前两个严重后果。

一,多铎拿下李来享后,南京就完全暴露在清军的独自威胁之下,随时都可能遭受打击,而且镇江水师刚刚由福建水师改编而来,虽在装备和战船上远胜清军的洪泽湖水师,可人心还没有完全稳定,难保不会出现号令不明的情况,南京周边的守军一共就李定国的三万守备营及宋宪的五千羽林卫,其中也只有宋宪的羽林卫有些战斗力,那三万守备营兵马充其量就是一支三流的守城部队,根本不可能挡住清军的猛烈进攻,最多是在太平府驻扎的黄得功能够对南京策应一下,虽是如此,南京也难保万无一失。

二,如果李来享在庐都不管是战死还是被俘,大顺王朝都坚持不了多久,清军在江北的威胁就完全没有了,就算清军不南下过江侵明,但对在四川征战的洪承畴来说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顺两军在清江浦激战五昼夜,顺军四万人全军覆没,两万多人投降,其余尽数战死,一时洪泽湖沿岸的湖面都被尸体给盖住了,血流成河,主将郝摇旗在突围无望外后拔剑自刎。

顺军另一路袁宗第的六万人刚开始也是进军神速,在天长县击破清军阻击后,与郝摇旗摇相呼应,齐头并进,两天攻克城门关,五天打破北阿镇,之后就没怎么遇到抵抗,沿着运河北上,一直打到了淮安南面的宝应城,也就是淮安城的南大门,在这里,袁宗第遇到了清军的猛烈阻击。

六万大军将清军一万多人驻守的宝应城团团围住,昼夜不停的攻打,挖地道,掘运河水淹,等等一切招数都用尽了,可那该死的宝应城墙就是纹丝不动,挺得比少女的奶|子都坚挺,顺军死伤无数,整整在宝应城下呆了十八天。

可袁宗第这一耽搁,多铎马上抓住战机,倾城而出,一口将郝摇旗吃掉,而后大军快速南下,清军水师也自洪泽湖进入运河,直扑宝应城,袁宗第闻听这些,自知大势以去,为了保住这一支偏师,他只有长叹一声,下令撤围退兵,狂奔十余天,等他逃回大顺境内桑根山时,六万人的偏师已损兵一半,之前打下来的清军城池全数丢弃了,军械粮草更是丢了无数,大败亏输。

王岚平远在湖广境内都想像得到李来享现在的心情,登基后第一次征伐落了个这般结果,连大顺猛将郝摇旗都战死了。

227 轻敌冒进 (第1/3页)

公函是由内阁以六百里加急送到军中的,几乎全都是关于清顺在淮安的战况,在简易的行军帐篷里,王岚平将这些全都摊在了面前,一时有些混沌,咋就没在出征前给自己物色一个好的参谋呢,这回抓瞎了,什么事都要自己决定,可毕竟一个人的想法和见识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具到。

本来倒是有个好人选,从郑芝龙那自荐来的甘辉,虽说此人心狠手辣,可是个人才,自己的所作所为比他更毒辣,但为了南京留守,甘辉还是留在南京比较好。

原本以为李来享再怎么窝囊淮安的战事应该也能坚持到年末,到那时可能自己这边也稳定了大局,可今天来的军报却显示,李来享不仅是败了,而且败得那叫一彻底。

按军报所示,李来享兵分两路进攻淮安清军,郝摇旗这支人马刚开始高歌猛进,三天时间就攻破了清军重点驻防的盱眙城,之后连战连捷,沿洪泽湖而进,连克龟山、周家桥、高良涧、武家墩等清军据点,就快要看到淮安城郭了,却没想到大军在清江浦落进了清军的重重包围,清军水师刘孔昭快速切断郝摇旗的退路,豫亲王多铎自领六万八旗兵,几乎让淮安成了一座空城,将郝摇旗的四万人马围了个水泄不通。

阅读大明武状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