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第五百六十八章 你来我往【4000字二合一大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乍一听起来有些乌托邦,但不试过也不能说绝无可能。

谢慎就是在反复的纠结之后选择咬牙坚持的。

明朝为什么积重难返?为什么二鞑子一兴兵南下,庞大的帝国就土崩瓦解?

为什么农民军在全国各地爆发,朝廷却束手无策?

这很难用一句话解释。不过谢慎觉得这肯定和文官制度的畸形有关。

任何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以来,大明就不具备一个制衡皇帝的方式。

内阁看似是丞相制度的替代品,其实还差的远。

便是内阁首辅也无法完全起到丞相的作用,而需要和司礼监配合。

两者合二为一,才勉强能称之为相。

这也是最麻烦的问题。

文官需要制衡,文官也需要分享权力。

唯有专业化的人才管理国家,这个国家才有希望。

而不是一群满口道德文章的儒学机器。

当然,在国家统治者的层面上,也是有很大问题的。

最大的问题就是皇帝的权力太大。

擅专,这两个字太诛心了啊。

也只有在官场浸淫了多年的老油条能炮制出如此狠毒的罪名。【 .】

假使这一次他软了,凭借他在朱厚照心目中的地位该是怎样还是怎样,绝不会有任何影响。

可唐寅就惨了,他在朱厚照心中的印象会大打折扣,甚至被其所厌。

一个被天子厌恶的臣子是不可能有好的发展的。

当一个帝国只有一个群体有话语权时,那一定是有问题的。

明末的东林党其实就是文官制度畸形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同伐异,中饱肥己,尸位素餐,文官们就像寄生虫一般生生把大明啃食个干净,只留下一具枯骨。

任何不从文官制度内部进行改革的新政其实都很难有根本性改变,无非是挖肉补疮隔靴搔痒罢了。

这也是谢慎为什么急于把匠考并入科举,并训练新军的目的。

强势如张居正,推行隆万新政也只是取得一时的成效。

张居正一病死,他的新政便跟他一起彻底消散。

而谢慎要做的改革比张居正的改革更彻底。张居正只是在原有制度上缝缝补补,本质还没有变。

而谢慎做的改革,等于给文官阶层狠狠一刀,虽然称不上阉割但也差不多了。

谢慎需要的是通过提高商人、匠人、军人的地位,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这个国家的治理上。

一旦唐寅被边缘化,谢慎新政的推行就会陷入艰难的境地。

唐寅虽然为人浪荡了些,但有一个优点却是其他臣子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敢作为,面对高压的统治,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换句话说,唐寅是最像穿越者的大明土著。

穿越者自然只有谢慎一个,这无可替代,但若是有一个与之相像的人能够在新政改革中冲锋陷阵,谢慎的压力将会小很多。

唐寅身上的这些素质,是目前与谢慎交好的臣子不具备的,顾鼎臣也一样。顾大学士虽然有改革的意愿,但本质上对一些东西还是抵触的。

朱厚照当然知道谢慎这是负气之举,连连相劝,甚至叫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东阳亲自出面劝阻谢慎。

眼下正值新政推行的最关键时期,绝不能让谢慎就这么辞官了。

李东阳还是有面子的,出面之后谢慎的去意淡了不少。

不过谢慎也对李东阳吐了不少苦水,直沉改革的不易。

其实谢慎这次之所以表现的如此强势,不是因为他被朱厚照连带处罚,而是要替唐寅抱不平。

而且以顾鼎臣现在的身份也不宜再冲锋陷阵在最前面了。

细细想来,谢慎能用之人竟只有唐寅,这是何其可悲的一件事。

......

......

其实谢慎有时也想过,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

第五百六十八章 你来我往【4000字二合一大章】 (第2/3页)

惊讶。

他主动上疏请求辞官,用最强硬的姿态会应弹劾他的官员。

这样一来,朱厚照确实很难做啊。

在他的印象中,谢慎一直是一个老成持重,谨小慎微的人。怎么在这件事上反应这么强烈?

阅读寒门首辅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