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帝国的朝阳〗

第202章 所谓忠臣(求月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轻抚着胡须。李鸿章看着那落于小湖上的雨滴击起的涟漪。

“朝廷现在打的心思是想让八督互相牵制。现在议政会是8加3。虽说这地方上的议政员是16人,可却是两人一票,以后这议政会所议之政,将具仿之西洋皆由这11票而决,朝廷如若加以离间,只需从地方上再争三票,即可令这议政会为朝廷所用……”

议政会投票这是盛宣怀整出的故事,虽说有些多此一举。但却得刘坤一、张之洞赞同,尤其是云贵、陕甘以及四川的欣赏,毕竟那里地处偏远,如此才能确保三地于国政上与直隶、两江、湖广等地的平起平座。议政员和其代投的总督那一票,无疑就是保证其三地权力的根本,盛宣怀的算盘打的精,各地总督也都看到了眼里,可问题在于朝廷那边又岂会甘心做为摆设?他们肯定会千方百计的在这票上做文章。

“大人,朝廷那边可以在地方上动文章,咱们未尝不能在朝廷这边的三个名额上作出文章来!”

张佩纶的唇角微微一扬。若是说这议政会对他有什么好处,倒不是届时他将往京城任那个什么议政员。纵是当朝的的军机,亦不过与其平起而论。这不过只是表面上的益处,对于如其一幕的幕僚而言。恐怕就是议政会开设之后,实际上已经从名议上确立了直隶的半独立,自此往后这直隶之事将尽归北洋衙门,正计划借八督的私心,准备于议政会推动“直隶北洋化”的他,又岂会容朝廷破坏他的大计,便轻声建议道。

“咱们得逼朝廷同意,这三个名额中至少有一个名额的任命需要得到八督的同意,”

与地方上各督派出两名道员互相为助,互为监督出任议政员不同,朝廷却只派出三名议政员,但与地方上两名道员一票不同,他们却是一人一票,8比3的票数看似稳当,可实际上谁都清楚,这八督成不了一心,眼下不过只是因一时之利结为同盟罢了,一但事毕了,八督即会成离心之势。

“理当如此!”

略点下头,李鸿章朝身边的张佩纶看了一眼,又说道。

“幼樵,可这也不过只是其一,除去在名额上做文章,最紧要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明白,这议政会往后,便是大家同朝廷相争的器物!”

虽说表面上这议政会只是朝廷的襄助,其权力远不如西洋的议会,但实际上,自此之后地方第一次于中枢有了发言权,甚至能够左右这朝廷中枢,将来这大清国的事务亦势将尽出议政会。

而如何确立“议政会”的权威,或者说,如何令其不至于只作为一个“摆设”,那就只有打响议政会成立后的第一枪——对唐浩然的处置,更准确的来说,是对唐浩然起兵的定性,是逆乱,还是清君侧。

“荃帅,你是说借此向朝廷表明议政会之威?”

张佩纶在心底暗自佩服着唐浩然的运气,无论其惹出多大的漏子,大人总归不改对其的欣赏,这一点甚至就连对其有知遇之恩的张之洞亦很难做到。

“不是以表其威,而是告诉朝廷,这议政会绝不会由其摆布!”

站起身走到凉亭边,看着湖面上的片片浮萍,李鸿章的语气稍沉,那脸色中亦带着些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02章 所谓忠臣(求月票) (第2/3页)

间喝着茶,那雨时而被风吹进这凉亭中,落在李鸿章的身上,但他却是纹丝不动的喝着茶,在他的眼中似乎压根就没有这雨一般。

“之所以要保他唐浩然,倒不是为了让朝廷颜面扫地,而是为了议政会……”

放下手中的茶杯,李鸿章的话声稍稍一顿,那神情亦随之肃穆。

现在朝廷已经同意“总督议政”的要求,当然为了保住朝廷的脸面,“八督议政”改为了“议政会议”,八位总督自然不会往京城议什么政, 而是由八位总督级的封疆大吏委派亲信道员作为直隶、两江、湖广等八地代表列席“议政会议”,至于那议政会议自然是打着恢复祖制的名义,甚至朝廷另委了三名军机大臣列席作为议政大臣。

阅读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