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帝国的朝阳〗

第47章 流亡者(求月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与激进青年所习惯的街头活动不同,同文会中的学者却大都习惯于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几乎每天东亚同文会内总会举办学者们参加的聚会沙龙,参与者中既有铁杆会员也有一些外围的教授学者。

虽说屋外寒风凌厉大雪纷飞,可在同文会的聚会室内却依是温暖如春,穿着西装的客人们坐在沙发上,品着来自江南的名茶在那里畅所欲言着,其中一个身穿灰色事务官式样服装看起來非常有学问的家伙,这时正在用他那有些生硬的南京官话侃侃而谈着。

“……各位都是朋友,已往的事不必谈了,既往譬如昨日死。今日当如今日生,从所周知。现在的日本已经成为灭亡了,日本的灭亡完全亡于自己的狂妄自大……”

提及日本的灭亡时,现在的尾崎次郎反倒不再有任何悲痛之情,更不会如学校中的一些日裔教授一般,升涌出阵阵悲痛欲绝的神情,反倒是显露出一种解脱的神情。虽说他的神情中没有悲痛之状,可他的观点却得到周围的人们一致赞同,国家的灭亡、民族的被奴役,总会让人反思许多事情,而有时候反思总会让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日本的命运实际上从我们抛弃了中华文明的那一起就已经注定了,现在日本的未来在什么地方?是忍受俄罗斯的奴役,还是争取自由?这显然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战,是肯定沒指望的,俄罗斯强大数十倍于日本!又岂是日本所能击败?”

绝望,正是这种绝望的情绪,才使得的许多日本人在政府宣布投降后选择了顺从,当然这也和日本人骨子里的奴性有关,甚至正是这种绝望才使得尾崎次郎成为东亚同文会的骨干成员,其同样也是“母国图强论”的支持者与倡导者。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流亡中国的日本人都赞同尾崎次郎等人在“东亚同文同种”的基础上提出的“母国图强论”,但尾崎次郎的言语却总能煽动一些人,就像现在一般,完全没有任何人会反驳他的言论,毕竟他所讲述的是事实。

“……这场战争实际上并非仅仅只是日本与俄罗斯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视线从车外收回投在儿子的身上,东条英教话声一沉,似乎是在为这自相矛盾的话语而叹息,但在另一方面却又道出了一种无奈,作为流亡者无从选择的无奈。

流亡者,对于每一个流亡者来说,都需要经历种种复杂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愤怒、悲伤,直到平静,而到最后则是坦然面对,但这并不是流亡者的最终历程对于有一些流亡者而言,从最初的悲愤到坦然这是一个过程,而是坦然之后,他们却又会“跃升”至一个新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却才是真正的流亡者的境界。

与总督府教育部错面面对的“东亚同文会”于沈阳城中并不怎么显眼,不过在过去的几个月间,主导东北各地推行剪辫易服等活动的“黄魂会”便是同文会的下属机构,对于其会中成员来说,如何恢复民族意识、骄傲一直都是其最重要的工作,尽管名义上东亚同文会是“民间机构”,但实际上其却接受来自总督府的经费支持。

若非是总督府提供数以百万的经费,“黄魂会”又岂能于坊间以新换旧。将那于中国大地上消失两百余年的汉服。重现百姓生活之中。纵是那些旗人妇女亦因贪图便宜,以旧衣换取新衣,穿上了汉服。

不过相比于“黄魂会”激进,作为其领导者的东亚同文会却显得极为平静,相比于黄魂会中云集着大量的激进青年,东亚同文会中云集的却是一群东亚学者精英,其中即有朝鲜的硕儒亦有日裔的教授学者。

第47章 流亡者(求月票) (第2/3页)

是怕他忘记一般,那是因为他深知安逸的生活总会让人们忘记许多事情,尤其是对于他这样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是的,父亲我记住了!”

在东条英机郑重其事的点头记下父亲的叮嘱时,另一句显得有些自相矛盾的话却又从东条英教的口中道出,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中国了,英机,你一定要学好汉语,知道吗?现在你是要中国,必须要学会汉语,甚至要像中国人一样……”

阅读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