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朝阳

〖帝国的朝阳〗

第247章 私利(求月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一万两,不过只是一张门票罢了!

潜规则同样也是规则,如果是在总理衙门,只需要一千两!但是在这里,一万两。只不过获得一个见面的机会!

在接过那张支票之后,青年人便满面傲色的带着雷萨尔公使一行。走进了王府,然后将雷萨尔一行引进了一间明堂的房间里,这个小房间里亮着电灯,而当前大清国的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就坐在他们的其中。

“亲王殿下,一个好消息,我国政府已经批准了新的条约,并授权我们与贵国正式签订秘密条约。”

雷萨尔开门见山的说道,他的脸上带着笑容,似乎像是在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似的。

“根据这一条约,在我国击败贵国的东北乱逆军后,我国将在三个月内完全撤出东北,并同意向贵方转让所有缴获物资,包括军舰在内,如果缴获战舰少于两艘……”

在雷萨尔的口中道出的是一个条约极为优厚的条约,这是《俄清密约》,由俄罗斯提议重新修定的,对于满清政府而言,可以说是极为优厚的条约。

而根据这一条约的约定,在平定清国东北地区的乱逆时,俄清两国应以陆海军及军火、粮食互相援助,战争期间,清国所有口岸均向俄国兵船开放。在战后,东北的一切政府资产都将归还于清国,清国允许俄罗斯租借经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将协助清国训练军队以平定国内的逆乱。

这完全是一个针对东北方面的密约,可以说,清政府完全是引狼入室似的借兵助剿,试图重新恢复在中国人殖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仅国人知道******奕劻贪财,甚至就连外国人也知道,以至于外国人都知道,想要同其打交道,必须先拿出银子来,即便是外国人也不例外。有时候。潜规则时间长了就是规则。就像现在。在京城的公使团中都流传着一个事实——想要同大清国达成协议,必须要先用银子敲开庆王的门。

三辆“东方牌”轿车于庆王府前停下来之后,汽车上下来几个洋人,其中一个洋人由几名洋人簇拥着,走进了庆王府。

几乎是这一行人走过来的时候,就有一个等候多时的青年人迎了过去,以流利的俄语向那其中那位年长的洋人表示着欢迎,当然言语是官方化的、公式化的。

“公使先生。王爷已经等候多时了。”

而这位公使,正是俄罗斯帝国驻大清国全权公使雷萨尔,在那个青年人嘴上说着王爷等待多时的时候,公使身边的书记官耶吉列夫便悄悄的从西服中抽出了一张本票,那是汇丰银行开具的一万两的银票,这并不是什么给庆王的贿赂。

第247章 私利(求月票) (第2/3页)

他要比太后更当家,这大清国可全靠着******在这里维持着。

而在英国外交官在发给伦敦的报告中认为:“在北京的主要政治家之间,在恭亲王去世后,******和大学士荣禄似乎已成为这个国家中央仅有的政治人物。”,而与此同时,著名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也提到他家就是中国官场“集市”,连门房都设了“收费站”。

但是,这并不妨碍******做为国之重臣继恭亲王之后,继续主持着朝政,苦心维持着当前的局面,尤为难得的是,无论在恭王去世后,面对后继无人的现实,奕劻都表现出了丝毫不亚于恭亲王奕的开明姿态和灵活身段,并以其特殊地位,为端方等人推行新政保驾护航,成为致力于实践和探索的“浊流”们(与崇尚空谈的“清流”相对)的幕后支撑者。英国公使窦纳乐甚至认为他是“推动中国政府进步的一个杠杆。”。

当然,奕劻的双手,在推动改革的同时,也毫不掩饰地往自己兜里大把捞钱,高调地成为大清国的“首富”之一。坊间传闻奕劻与人交往,不论亲疏,只论金钱,给钱多就亲近,给钱少就疏远。在四九城的官场之中,奕劻“好货”的名声在外,也就是人人皆知他贪财。

阅读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