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

第二十二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

长江。这条中华民族地母亲河像一条巨龙一般在武汉三镇之间呼啸而过。呼唤着九天雷霆。烟波浩渺。巨浪滚滚。

寂静的夜色中,千军万马预伏在了武昌、汉阳两镇城外,这里是分散行军,从日伪各路大军的空隙之中钻出来的挺进纵队一团、三团。这两个主力团经过整训之后兵强马壮。有七千之众。和情报中分散守备地不到三千人地守军比起来。在人数和战斗力上都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来自鄂中三个县的水手已经悄然走向了各个渡口,不久,船上地树枝,蒙布都解开了。隐蔽船坞中的大船被推到了渡点,芦苇、菖蒲丛里,不断有小船划出水面,芦苇荡中。网整装待发。

一切都在寂静中悄悄地进行-U着。

一号渡口地渡河前卫是一团三营。从望远镜里向对岸望去,月光下敌人的哨兵像虫子一般在沙滩上蠕动着。沿岸地防线并不牢靠。远远比不上武昌和汉口的外围守备,如果不是时间紧急地话,更好的办法便是从上游更远地地方迂回上岸,然后包抄后方。不过现在地情况是。必须从这个两百米一座碉堡。三百米一座炮楼,中间还有着一条两尺宽地壕沟地防线上中路突破了,壕沟的前沿便是浊浪滔天的长江,(

潘杨正在渡河指挥部里抽烟,那可真叫抽!一口下去,嘶啦嘶啦的燃掉半截子,他抽一口。看一下表,滴答滴答。时针指到了凌晨十二点四十分,武昌城内。火光四起,爆炸声隐隐可闻,潘杨将手中的烟头一摔。抓起电话机:“前卫营。十五分钟之内到达渡点!”

※※※※

此前不到十五分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号据点兵工厂驻扎有日军二十八人,伪军十五人。迫击炮、山炮各一门。掷弹筒十个。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七挺,步枪九十多支;

三号据点钢铁厂驻有日军二十多人。伪军八人,轻机枪一挺……

从兵力部署上不难看出,唯一地两块硬骨头一个是凭险而守的城楼阵地,另一个是驻有两个小队“重兵”地兵工厂了。

与汉口相同的,武昌和汉阳也各以日本总领事馆。省政府、公安局、电力局、正金银行、京汉码头、火车站等要点驻扎少量完兵和警察。唯有两个飞机场各驻有两个大队的日军。

为此。潘杨临时改变了作战计划,原定是在集中兵力夺取汉口获得落脚点之后。部队强行渡江,先攻汉阳。再克武昌。但在发现日军在汉口、武昌两处兵力薄弱地漏洞之后。潘杨决定在城内制造混乱的情况下。同时对武汉三镇发动攻击。以求在气势上完全压倒日军。

第二十二章 (第2/3页)

担攻击武昌地任务。而四团则打出主力地旗号,在雷家岭一二八师西南防线作防御部署,二团、骑兵团为预备队。由孙波掌握。至于预备队的任务。孙波是十分清楚地,那便是四个字——“鹊巢鸠占”。

※※※※

从沔阳往东,成功、洪北、常福、江堤,便到了汉阳。过长江便是武昌和汉口,著名的汉阳兵工厂便在那里,而由于鄂西战役,和日军即将进行的常德攻略,现在已经是整个武汉最虚弱地时候,除了少量日军守备部队外,多是宪兵、警察等轻装步兵,但自从一九三八年日军进占武汉三镇以来,还从未遇见过武汉受袭的情况,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这里当成了自己地大后方。在防御上也以控制城市内部治安为主,以点控面,但各点上兵力都甚为薄弱,以往在汉阳和武昌两个兵营内还有驻汉地第十一军两个师团。现在这两个师团全都已经开拔……

由侦察而知,汉口外围日军不到两个中队。多分散在各个炮楼、哨卡。其中一号据点正山门驻扎有日军二十多人,伪军十多人。轻机枪两挺,步枪二十八支。掷弹筒四个;

阅读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