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

〖会稽山〗

第四十四章 楚国的辉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十年前,吴楚爆发了“柏举之战”在那一场大战中,“申息之师”作为大战的主力,赶至汉水西岸,与伍子胥和孙武统帅的吴国大军对峙。关键时刻,首相子常弃军逃往郑国,丧失主帅的楚军惨败溃逃溃逃,吴军乘胜追击,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一路向郢都扑去。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不顾大臣的反对,带领亲信逃走,楚军立即涣散,失去了统帅的“申息之师”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遭到了吴国的沉重打击,十不存一,无数名将在大战中惨死。

但同时,申息之师的顽强也大大的出乎了夫差的意料,得以让楚王带着妹妹顺利的离开郢都,又在后来秦国的帮助下,复国成功。

“申息之师”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邲之战”后,“申息之师”又参加了伐宋之战,大败华元,眅曾率领“申息之师”大败戎狄,俘虏戎蛮子赤,被楚昭王封为左司马……在那一段时间,申息之师几乎战无不胜,成为了楚国完全崛起的象征,参加了此后楚国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鲜有败绩。

楚国的声威在达到巅峰的同时,申息之师在楚国朝堂之上的地位也愈发的显赫,其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楚王直属的中央军,由历代楚国令尹直接统帅。

“申息之师”一步步见证了整个楚国最为辉煌的时期,但同时也见证了楚国的衰败。

曾经在决定中原霸主之位的“城濮之战”中,“申息之师”作为楚军的左路军,以陈、蔡军为右军,由子玉统帅。晋统帅先轸下令首先击溃较弱的楚右军,并让晋上军假装败退,在战车后面捆绑树枝,撤退的时候灰尘蔽日,制造已经大败的假象。“申息之师”主动出击

暴露侧翼,陷入了狐毛、狐晏所率领的晋国上军和中军合围之中,损失惨重。

第四十四章 楚国的辉煌 (第2/3页)

、军事权力都集中到国君一个人的手中。

同时为了保障楚国王权的稳固,楚文王收编了“申、息”两个地方的遗民,先后建立了“申之师”和“息之师”两个武装部队,这便是后来闻名诸侯的“申息之师”。在设置县制以前,楚国的军队主要由王室成员率领的王卒、卿大夫个人的私兵组成,楚文王创县制后,县邑之师便开始成为楚国主要的军事力量。

“申息之师”不仅是楚国问鼎中原的开始,更是楚国讨伐各路诸侯国的一支强军,虽然只占了楚国大军的十分之一左右,却为楚国的霸业立下了无数功劳。

?其实在组建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申息之师”都是以地方部队的身份出现在楚国政坛,负责镇守楚国北部边界,直到一代雄才大略的楚庄王横空出世,将“申息之师”的统治权交给了当时的令尹孙叔敖。在决定当时中原霸主之位的晋楚“邲之战”中,孙叔敖率领着“申息之师”,打败了荀林父率领的晋国大军,从此“申息之师”开始威震天下,楚庄王更是坐上了中原伯爵的宝座。

阅读会稽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