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龙船

〖丝路龙船〗

第43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可是这位少年天子明明自逃离临安城开始,就一直是由太傅张世杰和枢密使陆秀夫护送陪伴着抵达福州的。天子能在福州继统,太傅张世杰和左相陈宜中出力最大,登基之后也一直是由这两人陪在天子身旁主持朝政。明明只是见过几次面,连话都不曾说过几次的少年皇帝,为什么却如此重视自己呢?

两人之间从身份上论,是君臣之属,从年纪上看就更是天差地别,这样的一见如故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让赵昰略感意外的是,知道胡家和漳州百姓启程南下的事情后,文天祥只是面色平静的思索了片刻,就对赵昰的做法表示了赞同和支持。

在这位无论政事、军略皆可称大宋楚翘的朝廷右相眼中,朝廷这次提前南迁之举其实是很正确的。在仅剩下半个福建路和广南东路的国土后,大宋如果继续将朝廷中枢设在紧邻蒙古人的福州,等于是将自己的心腹要害摆在元军面前。

在朝廷并无余力反攻两浙和江西时,南迁已成必然。而文天祥之所以反攻赣州,为的也只是给朝廷南迁制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这位右相大人的本意是想在歼灭南路元军张弘范部之后,再启程南下的。

所以,如今虽然因为赵昰的缘故文天祥提前回师漳州,可是既然已经回师退兵,那么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仍然回到了如何安全的南迁上面。赵昰提前让胡家和百姓南下,这也等于是为文天祥弥补了近两天的时间。

抬头看着赵昰,文天祥其实心里是有一些疑惑的。从少年皇帝的言行举止上,文天祥能清晰的感受到赵昰对他那种绝对的信任和器重期待。

第43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完) (第2/3页)

家眷的生死。只是这份功劳即无处可表,也没人会领情,文天祥在退军回师漳州之际,其实是很不甘心的。眼看着有可能攻破赣州,将张弘范所部的两万元军精锐一举歼灭,却被皇帝一纸手谕召回。如果不是文天祥担心皇帝孤身赶到漳州是朝廷内部出了什么大事,他肯定不会放弃继续围攻赣州的军事行动。

文天祥面色不快的开始对着赵昰大谈礼教,从《礼记》开宗明义的主旨: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再到后面的《礼运》、《礼器》、《学记》等等,在这位大宋昔年的状元面前,赵昰被右相大人引经据典劝诫的头晕眼花,却连还口的余地都没有,只能不断的唯唯称是。

可能文人都有种好为人师的通病,等文天祥结束了这次口若悬河的劝诫,而赵昰又很是配合的一幅受益非浅长进不小的样子,让这位右相大人满足了为人师表的幸福感觉后,满意的抚着颌下长须面带微笑的饮尽了一樽美酒。

君臣相得之际,赵昰也借机试探起了这位右相对于朝廷南迁的真实看法。毕竟在未经文天祥同意的情况下,赵昰已经让漳州胡家和城中百姓们启程南下了,这事如果不和右相说清楚,只怕又是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劝诫说教。

阅读丝路龙船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