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龙船

〖丝路龙船〗

第97章 朝堂剧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厘清了权属职司,对朝堂走势有了明确的认知之后,满朝官员们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改变,陆秀夫的政令和文天祥的军令在文武官员面前推行的都更顺畅高效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恰逢临高县五指山下的铁器工坊正式竣工,炼铁高炉点火之后顺利的炼出了第一炉生铁;文昌船场新造出了第一艘万石远洋福船;户部右侍郎邹洬和赵孟荣也再次从交趾诸国购粮归来;就连远赴天竺的户部左侍郎江涛也从天竺满转载而归,并给朝廷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如今天竺大陆的诸多小城邦和部落并不清楚如今大宋和大元朝的形势,江涛只是用高出市价三成的价格,就轻松从那些小城邦和部落的粮仓内拉回了满船的粮食。如果不是因为天竺大陆沿海的那些小城邦和部落实在太过贫瘠,无法提供更多的粮食,大宋根本就不用再忍受南洋诸国的敲诈勒索了。

在琼山县与琼台行宫之间觅地修建的朝臣府坻也由工部的官员们督造完工,朝廷重臣们终于不用带着众多家眷局促的挤在琼山县城里,搬进了宽敞的新居。

而且在粮食有了保障之后,凭着琼州如今充裕的人丁,陆秀夫大规模的召征民夫、工匠扩充文昌船场、临高铁器坊,并开始拓宽修筑从琼州治所琼山县通往文昌、临高、舍城、乐会诸县的道路。

诸事顺利之下,琼州各县迁

第97章 朝堂剧变 (第2/3页)

有落到自己身上,一众朝廷官员们却也只能带着淡淡的遗憾心情,或保持沉默或出声附和两位宰相的提议。

既然没有人出面反对,太后自然“从善如流“欣然接受了两位宰相的提议,命翰林承旨范惟民拟好圣旨,将天子玺印加盖完毕之后,直接就当廷向张汴、金应,江万勋、高月升和钱玉昆颁发了圣旨。

在满朝文武的一片恭贺声中,大宋的朝堂局势也变的清晰明朗起来。

升至人臣巅峰的陆秀夫总领朝政坐镇通政司分领朝廷礼、吏、户、兵、刑、工六部;枢相文天祥总领枢密院军政,统管大宋十几万兵马的征战调派。

阅读丝路龙船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