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塞王

〖回到明朝做塞王〗

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景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但是,希望读者君能够明白,这个世界上有远远比天才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稳定。只有稳定,你我这种小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悠闲地过着小日子,你下了班之后才能打开起点看我的小说,而我下了班之后才能有功夫写小说给你们看。若是打起仗来,谁还顾得上这些?乱世虽然出英雄,虽然精彩,但却是容不下一张书桌的。

大家可以掰着手指头数一数,自古以来的各个乱世中出了几个英雄,相信大家都能数过来,而死了多少人,相信大家是数不过来的。

在乱世之中,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炮灰,尤其是你我这种小老百姓,所以要珍惜和平,好好的过小日子。

这种论资排辈的方法虽然会埋没一些天才,但是会给我们大众带来稳定,这就够了,上来一个不是特别天才的皇帝,最多就是政绩不是特别显著,多纳几个后宫,庸庸碌碌的过一生,史书上没有留下几笔记载。老百姓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该种的地必须要去种,该纳的粮一分也不能少,大家凑合着过日子。

而要是放任几个天才去争皇帝,那可就麻烦大了,中原大地打成一锅粥都是有可能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场景不是曹操刻意的夸张,君不见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河北一带都没有人了,朱棣上来之后,还不得不从山西移民充实这一带。

相信对于在靖难之役中被殃及而死的广大河北群众来说,他们宁愿不要后来的七下西洋,不要后来的五征蒙古,不要后来的《永乐大典》,不要后来的万国来朝,不要后来的辉煌盛世。

他们宁愿在文弱的朱允炆的统治之下,庸庸碌碌的过一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看着家里的烟囱上冒出的袅袅炊烟,等着老婆喊自己回家吃饭。

所以说,朱元璋制定的这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的继位制度,是有史以来最完善的制度,虽然不敢保证代代出英才,但可以保证每一次皇权交接的时候都能平稳过度,让大明朝的百姓能够永享盛世。

天气渐渐地冷了,淑妃的肚子也越来越大,这段时间就要生产了,就在大家万分期待的时候,一条消息将朱楧在得子之后的喜悦中拉了出来——李景隆要来了。他的身份,是钦差。

这则消息是朱楧设立的驿站迅速的报给朱楧的,由于河西之地盛产马匹,朱楧的驿站也因此十分富裕,驿站的卒子传递消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骑着双马,跑累一匹换一匹,速度十分的快,因此李景隆刚过黄河,朱楧就受到了确切的消息。

“多谢王上赐名,我们的儿子就叫赡焰了。”孙云琦抱着小娃娃微微一笑,脸上浮现出万般宠溺,她的母爱要开始泛滥了。

朱楧没有在王后的宫中多留,王后刚刚生产完毕,需要休息,他在这里坐了一会之后,便起身离开了。

小娃娃的名字已经差人送去宗人府了,按照大明朝的规定,他是肯定要被立为太子的,只不过要等到十岁之后。

其实朱楧也很推崇这个嫡长子继承制,它是解决兄弟纷争的最好办法,不管你有多大本事,只要不是嫡子,就不要打王位的心思,除非是没有嫡子,而你又是庶子中的最长者。

说到底,这还是一种论资排辈的办法,虽然这个办法在一些人眼里看来很腐朽,很错误,压制了许多有才能的庶子,包括朱棣、李世民这样的天才。

由于之前朱楧收买了在肃国的锦衣卫,通过他们打听出李景隆这次来肃国的目的是传他自己回京叙叙家常的,并不是来找麻烦的,因此心里松了一口气,不过松归松,但对于朝廷的使者,他还是不敢怠慢的。

算好了李景隆来敦煌的时间,朱楧便带着一干文武大臣在城外早早地等候,他知道这个李景隆虽然在历史上的名声不佳,但自己必须要好好应对,因为就算他是个傻子,他的手里也握着很多资源,有老朱和朱允炆给他做后台,这样的李景隆就算是个三岁孩子,自己也是惹不起的。

《韩非子》中有一句名言:“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实在是至理名言,现实世界是唯物主义世界,谁掌握的资源多谁就能赢,这谁也别吹牛逼,谁也别想蒙谁。

若不是靖难之役之时,朱允炆犯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景隆 (第2/3页)

慈爱的笑道,然后慢慢地将小娃娃抱到王后孙云琦的旁边,轻轻地放到她的怀里,抚摸了一下孙云琦已经被汗水打湿了的秀发,一脸宠溺的笑道:“王后辛苦了,这是我们的孩子。”

孙云琦侧过身,将小娃娃放到怀里,在奶妈的帮助下喂了他几口奶,她贵为王后,今后喂奶的工作肯定是要交给奶妈的,但是孩子的第一口奶,必须由她这个亲娘亲自来喂,姿势调好之后,十分虚弱的说道:“这都是王上洪福,能为王上诞下子嗣,是臣妾的荣幸。还请王上给儿子赐名。”

朱楧微微一笑,给儿子取名字是他这个做父亲的责任,取好之后,还要报到宗人府录入玉蝶,这样才能使他真正成为王室的一员,好在这个名字历史上已经有了,不用他多费脑筋去找些生僻字来套老朱规定的那些起名的办法,装了一副略微沉吟的样子,然后说道:“我儿就叫赡焰吧。”“赡”字是老朱规定的族谱名,任何人不得更改。“焰”是按照五行排出的名字,因为木生火,朱楧是木,他生的儿子就是火。

应该说,明朝藩王的起名是越往前越好起,到了后来,王室子弟越来越多,挂金木水火土的也就那几个字,搞得负责给王子起名字的人十分头痛,只能找一些生僻字来充数,生僻字都找完了,就干脆直接造字,诞生了一大批仓颉。

阅读回到明朝做塞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