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我的1997

〖逆行我的1997〗

196 意外访客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王哥,彪子那边,回头你心里要有数。”

“我知道,你放心,我跟他之间也没什么过不去的。”

知道杨彪上位是迟早的事情,王有来心里虽然有些吃味,但是毕竟是一个碗里掏食吃的伙计,他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

而且既然连李文秀都这么说了,那接下来杨彪升任总监的事情肯定就是铁板上钉钉没跑的。

等车子到了市里,李文秀猛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公司新总部里面。

只是上海到底有多感激这些人,李文秀是没有发言权的。

但是眼睛里看着街面上形形色色,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感触。

“想什么呢?”

刘建鸿似乎也发现外甥有些沉默。

“没啥,小舅,有没有想法在上海买套房子,将来就留在这里?”

李红梅老早就准备好开会的事情,随着金和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生面孔也越来越多。

李文秀虽然没有想这么快就走上台面,但是毕竟还是免不了要把方向,所以开会的时候,王有来顺其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他现在基本上也没什么后退的余地,是死是活总得拿出来遛一遛才清楚。

“彪子,好好干,今年上海这边的业务开展得顺利的话,年底你也该提总监了。”

临走的时候,李文秀原本是不大想说这句话的,但是看到杨彪忙里忙外地跟着他跑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心里多少也有些过意不去。

杨彪这个人,性子跳的厉害,但是再跳,李文秀也有把握把人掐在手心里。

一直等车开出去好一会儿,杨彪还愣在那里没回过神来。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这也算得上是媳妇熬成了婆了。

“没这想法,真要有了闲钱,还是回家盖栋楼房好。”

李文秀也是无奈。

其实像刘建鸿这样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上海虽好,但是终归不是自己的家。

大多数人还是想着挣了钱回家盖房子,远不是后来那种扎堆了往这里挤的想法。

所以说有时候他操的心不是不对,而是真的不是时候,如果再过上十年,他再来问这句话的时候,恐怕刘建鸿就不是这种说法了,只不过如果到了那时候,像刘建鸿这样的人,也基本上没有说那种话的本钱。

李文秀至今仍然记得,当年他在上海上班的时候,二舅刘建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上海这个地方太没有人情味,老子在这里奋斗了大半辈子,整个人生最好的年华都留在这里,最后还是要被赶出去。”

用赶出去来形容当时的窘状可能有些无奈,但是这样的无奈背后,其实那种心酸味,一般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总而言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也有一个时代的变化。

很多时候电视里面演的毕竟只是一出戏,究竟苦不苦,还是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泥浆工,裁缝,建筑工,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说一句毫不夸张的话,如果没有这些人一把锤子一把锹,估计也建不成后来的大上海。

第二天一早。

李文秀也没跟刘建鸿和刘建华见面,事情办完了,呆了小半个月的时间,自然得赶回去。

不过杨彪仍然留在上海这边联系生意上的事情,店面虽然有了,但是正事才刚刚上手。

李红梅那边新招聘的一批业务员还有些时候才能通过培训正式上岗,对于上海这边的发展,李文秀虽然没什么大的想法,但是终究是自己吃饭的伙计,他也不敢随便耍着性子来。

金和实业的规模膨胀的速度其实远比李文秀想象中还要快,一旦上海这边的分店开张,那就是真的从幕后走上前台了。

196 意外访客 (第2/3页)

各地扎堆挤到上海来。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这一代人,上海断然是做不出后来那么多成绩的,但是真正能在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的人却并不多。

十年后二十年后,这一代人基本上也都到了五十出头的样子,究竟有多少人被迫离开这里,李文秀虽然并没有做过统计,但是想来不会太少。

过高的房价,过于狭窄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成为阻碍这些人继续留在这里的障碍。

阅读逆行我的1997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