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我的1997

〖逆行我的1997〗

232 令人震撼的出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纪念册也就是被东财的学生称之为C-BOOK的校园网还是很快就流行开了。

除了东财的学生,不远处的音乐学院和工业大学也很快就被侵蚀。

互联网的时代就是如此。

任何东西一旦被传递开,传染的速度将会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蔓延。

当然了。

能够同时获得近万人同时在线的支持率,c-book的成功几乎上已经成了一个现象级的成绩。

当然了。

这个数据除了李文秀和他的团队知道以外,几乎上没有其他的业外人士清楚。

更不可能有人知道,在中国上海的一个普通的民房里面,一个即将在整个21世纪都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巨头的家伙正在慢慢地膨胀。

假期如约而至。

李文秀中途回了一趟家,大年初六的时候就已经赶回了上海。

他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c-book这边,他们新一年的目标是在整个上海的高等院校里面进行推广。

去年年底的时候。

李文秀又让杨彪托人在香港买回来了几台新的服务器,大大增加了服务器的容纳空间。

经过重新组装之后,服务器基本上已经可以承受住至少5万人同时在线运营的需求。

不过这个标准变化得太快。

原本李文秀是打算等到2001年年底的时候在扩容的,但是刚从家里回来。

在工作室里碰到田科的时候,这家伙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诉苦,说是人数太少,服务器的容量也不够。

李文秀还有些莫名其妙的。

但是等他看到最新的数据的时候,立马就把这个想法抛到了脑后。

原来经过小半年的运营之后,现在几乎每天同时在线的人数都超过了一万。

峰值的时候一度逼近3万人。

原本以为扩容之后的5万人会使用很长一段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万人。

这已经算得上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突破了。

尤其是在中国的网民人数只有1000万的2000年,获得同时在线1万人次的成绩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在上半年5月的时候,QQ的同时在线人数首次超过10万大关。

作为一个后发者。

在没有正式推广之前,要做好保密工作,在网站首页的介绍上,关于创始人的介绍只有一句话。

“一群怀有童心,试图用互联网连通你我连通世界的勇士。”

这当然不是恶作剧,只不过多了一点恶作剧的味道。

不过李文秀半抄袭的一句话还是获得了田科和魏大忠他们的一致同意。

以至于在进入一月份,在线用户首次超过1万人的时候,田科忍不住在工作室里大叫了好几天。

百度。

腾讯。

阿里巴巴。

还有网易等等,十年二十年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几乎都是在这个时候或者相近的时候开始起家的。

所以说,有生就有灭。

除了在线交流以外。

校园里也渐渐出现了关于c-book的一些话题。

最火热的自然是关于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到底是谁的问题。

李文秀自从c-book上线运营开始,就一直在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当然了,一些有心人肯定也猜到了一点。

但是不管怎么样,毕竟目前知道的人还不是很多,工作室里的几个人也都达成了一致。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个新的时代也就开始了,那就是互联网时代。

这也是为什么李文秀他们的网站已经推出,就很快在东财火爆的主要原因。

12月份来得很快,也去的很快。

1月份的时候。

离大一上学期放假也没多久的时间。

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

这一个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互联网泡沫时代的逆行者,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

2000年之前,中国大陆对互联网的认知还处于一个很浅显的位置,而2000年之后。

互联网在中国正好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的契机,那就是网络用户的爆发式增长。

在2000年。

当然了。

有死亡就有新生。

作为一个产业,这几乎是几百年来都不曾改变的规律。

2000年全世界都在经受一场互联网泡沫,偏偏也是这个时候,就在全世界都在唱衰互联网的时代,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却恰恰相反。

都是在这几年纷纷进入这个行业打基础。

中国的各大城市,大街小巷,甚至是很偏僻的乡镇,一个个网吧就跟雨后春笋似的纷纷冒出头。

第一代网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培养出来的。

而且不得不承认,正是第一代网民才把中国的互联网极快地从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变成了类似于街机这样的平凡之物。

当然了。

一旦互联网变得不再神奇。

232 令人震撼的出场 (第2/3页)

他眼界太狭窄。

上辈子李文秀毕竟不是搞计算机专业的,虽然看到了一些表面的东西,但是没有实际接触过还是要差一点。

2000年的时候,全世界的互联网产业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泡沫。

像雅虎这样的大公司都被市场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阅读逆行我的1997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