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我的1997

〖逆行我的1997〗

320 针尖对麦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继而用西方流行的经济学观点,再一次把史密斯的观点分别用历史发展观和哲学发展观来加以解释,以至于最后结束的时候,李文秀甚至问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史密斯先生还认为这是一个东西方不同的问题,那么史密斯先生应该首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来者皆是客,如果东方和西方的区别史密斯先生口中所说的那样。

那我想我现在就可以离开这里,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是一个西方人,西方人来研究东方人的问题,这本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笑话。

毕竟,你不懂亚洲鲤鱼应该怎么做才好吃,而在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文秀上辈子看过一篇关于此类的报道,发言的也是国内一名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

按照对方的观点,诺奖的评选规则对国内的学者其实是不利的,尤其是提名制度。

一个经济学家想获得诺奖,至少要获得一定的提名并且通过才行,而具备提名和评选资格的,同样是业内的大牛。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国内的学者想获得诺奖,那就必须确保在同一个行业内,国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世界级经济学家才行。

这对于经济学尚不发达的国内学术圈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

如果再过上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恐怕只要一个稍稍对这个问题有所研究的经济系毕业研究生都可以很简单地回答出来。

现在李文秀所做的,只不过是把回答这个问题的时间提前了十几年而已,所以于他而言,最难的反而不是从什么角度去辩论,而是临场发挥的问题。

“对于史密斯先生的观点,我本人是不赞同的,具体而言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史密斯先生关于世界……”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李文秀很快就用相对完整的语言论证了在一个完整的世界市场里面,每一个国家作为市场经济参与者的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同样,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参加世界市场的同时,既扮演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角色,同时也扮演了研发者和生产者的角色。

不过这会儿李文秀考虑的自然并不是这个问题,诺奖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一点。

他想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去反驳史密斯的观点,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掌控这一次学术会议风向的关键。

理了理思绪。

李文秀等全场渐渐趋于平静之后,这才缓缓站起来,顿时全场的注意力立马就被吸引到这边。

见发言的的确是一个年轻的学生,顿时就有很多人再次捏了一把冷汗,生怕李文秀会出现刚才那个发言的女学生一样的问题,虎头蛇尾,论而无力。

但是无疑。

李文秀刚才的那一番言论,还是对这位致力于研究世界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的教授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中国的经济学诞生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现代化的学科框架还是比较晚的,这一点作为业内人士他们都很清楚。

在这个领域,可以说真正顶尖的国际大牛都是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毕竟统治世界市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一个连经济都发展不起来的国家,怎么可能会诞生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这是最为浅显的道理。

也正式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国内的学者在这个方面向来都是比较处于弱势,这可不仅仅反应在学术争论上面,甚至包括诺奖的评选也有很大的关联。

不过他们并没有想到的是,李文秀哪怕在理论上薄弱一些,但是在眼光上,绝对要超过史密斯。

所以当听到李文秀慢条斯理地开始发言之后,全场所有人再次屏住呼吸。

流利的英语从嘴里吐出来,李文秀倒是比较平静,并没有任何怯场的表情。

事实上。

这个时候李文秀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毕竟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有了上辈子的阅历,无非就有些类似于考试的时候即兴回答一个普通的问答题。

320 针尖对麦芒 (第2/3页)

 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不过他说的还真是够痛快的,真是大快人心啊。

“好样的!”

“厉害,简直了,波音飞机不如鲤鱼啊!”

作为首都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负责日常教学工作的主要领导,康明生这会也皱了皱眉头,倒是看不出来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阅读逆行我的1997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