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唐朝最佳闲王〗

第三一七章:水师都督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毕竟鱼是自家出海打来的,除了人工成本以及少量的船只成本,其他的就是买盐的成本,反正一趟下来,除去税之后,每斤鱼干差不多能赚到五钱左右。

不多也不少,但捕鱼可不是卖东西,要一件件的卖。

往往一张子撒下去,少说也能捞出来几十斤。

加上近海生态还没有被破坏,渔民也并不需要跑的太远去打鱼,运气好的话,一天就能往来三个来回,打个上千斤的活鱼回来。

这几年,鱼干成为了东海郡这些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海州依旧破败,但不可否认的是,原本这个偏远的小地方,现在已经超过了很多原本不错的县,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唐松这个造船使说来有些让人惊叹,其本不是官员,只因家中祖辈经营船只建造,在这方面颇有经验,也是大唐最有经验的之一,所以便破格将其任命为造船使,只负责船厂内的造船工作。

当然,让一个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算是买不起船,不能自己出海打渔的,也可以给人打工,或者几人凑钱买一条船,虽然赚的少一些,但胜在稳定。

但是半年前,原本顺风顺水,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海州,却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先是军队驻扎,然后开挖出一个巨大的码头,大到让人不敢想象。

紧接着,大量的工匠到来,同时,海州本地一些会造船或者修船的工匠也被招募了过去。

再然后,现在隔得大老远,就能看到码头那边高高耸起的一艘艘巨舰。

这里家家户户都有晒制鱼干,然后由客商,或是官府统一收购。

这样的好处就是百姓不用担心做好鱼干以后会没人买,坏处是,官府是要依据这些来征税的。

但征收的并不是以往的那些杂税,而是一个叫商业税这个只会出现在商人那里的税种。

税费与以往持平,三十税一。

对于百姓而言,这个税率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接受的。

王玄策历时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从长安来到了海州,顾不上旅途的疲惫,顾不上去打量一眼破败的海州城。

王玄策直奔海边的码头,说是码头,其实是码头与造船厂的合体。

百姓的小渔船是不能在这里停靠的,也用不着停靠,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停下。

但是偶尔的,也会有不少的渔船开到这里来修理。

“那些都是渔民的渔船,自从朝廷决定在这里造船以后,本使征调了周边几乎所有的造船工匠,所以在于陈县令商议过后,决定渔民的船只需要修理的时候,也只能到这里了。”造船使唐松指着不远处那些小渔船,解释着。

第三一七章:水师都督 (第1/3页)

东海郡,海州,也就是后世的连yu港。

一个靠海的小城池。

说是城池,其实也就是规模稍微大一些的村落,扑面而来的潮湿空气中带着一丝丝腥味,附近百姓多以捕鱼为生,所以这里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股子鱼腥味。

刚来不久的人,很难适应这里的环境。

阅读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