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崛起

〖甲午崛起〗

【1105 皇帝的早餐】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与此同时,华国还在西伯利亚新三省,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到海参崴的铁路。

为加强对西伯利亚新三省的管理,修关东铁路,派李鸿章为督办,在山海关设“北洋官铁路局”,从滦州境内之林西镇向东北延伸,已修至山海关外6o余公里的中后所。

该路与原有的津唐线衔接,长348公里。

萌总裁要将东北铁路网和西伯利亚铁路网连接在一起。

还包括西北铁路网,南方的铁路,萌总裁没有在管,因为不用怎么担心,南方有钱啊。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后,福建巡抚丁日昌倡议在台湾筑路。

清廷向俄国索还伊犁谈判陷入僵局,为筹备防务,淮系将领刘铭传又重提修筑铁路之议。

这一切努力,均因守旧派反对与经费困难而作罢。铁路建设一直处于难以起步的窘境。

开平矿务局投产后,煤炭运输成为当务之急,兴修铁路势在必行。

为减轻守旧派的冲击,李鸿章取得了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的支持,嘱其“试行于煤铁之矿、开垦之地,以及屯军设防之一二口岸,俾见闻习熟,渐推渐广”。

北方的话,必须由政府挑大梁!

南方虽然也要由政府挑大梁,这里指的是中央政府,南方可以由地方政府自己搞定。

萌总裁终于醒了,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

李泰熙静静的守在萌总裁的身边,见萌总裁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鸿章等人又从加强京师防务出,要求一鼓作气,将铁路伸向北京,接修津通(州)铁路。

此议一出,立即使相持已久的铁路之争进入**。

在具体线路上,肯定了湖广兴修芦汉路的计划。

修筑铁路在筹款、制轨。

湖北政府统筹该路,以“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开工宜迟,竣工宜”为指导,先兴办大冶铁矿和汉阳铁厂,并修成28公里的大冶铁路以运矿石。

华国接管整个中国之后,最先动工的铁路是唐胥铁路,已经完工。

该路由唐山煤矿起至胥各庄止,当年十一月告竣,全长2o华里。钢轨轨距为四英尺八英寸半,遂为日后中国轨距之定例。

这就是在中国土地上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清廷特设海军衙门以加强海防,由醇亲王奕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曾纪泽等分任会办和帮办,并将修筑铁路事宜归划海军衙门办理。

奕过去对兴办铁路不以为然。

官府说铁路好,老百姓敢说铁路不好吗?

有了一定教育基础的华军和华国的老百姓,自然不会这么愚昧。

早在列强兴办吴淞铁路之前,中国有识之士已出自筑铁路的倡议。

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次提出修筑铁路的主张。

同治十一年(1872)以来,李鸿章、丁日昌、郭嵩焘等人又相继倡言自筑铁路。

因奕为的军机大臣被慈禧太后全部罢斥,奕得以“隐握朝纲”,痛切感受到缺乏火车、船舰造成的弊端,遂转而支持兴办铁路。

先支持兴办台湾铁路和扩展唐胥铁路。

后来,华国又修成台北至基隆段;接着又往南展筑,修至新竹段,全长达1o7公里,使台湾铁路正式铺设成功。

唐胥铁路则扩展至阎庄,旋由海军衙门奏准,从阎庄延伸至大沽北岸,再由大沽拓展至天津,于是成立中国铁路公司,由沈保靖、周馥任督办,伍廷芳、吴炽昌为正副总办,招募商股。

后加入官款和借洋款,共用银约13o万两,建成津唐铁路。

【1105 皇帝的早餐】 (第2/3页)

口,偷偷建造了由上海到吴淞的铁路约3o里。全路于光绪二年十月十六日(1876年12月1日)正式通车。

这条铁路,本来是要被清廷拆除的,当时正好赶上华军打下了上海,所以这条铁路也就被保护了下来。

什么铁路是邪教云云,在华军这边,自然是一个笑话。

老百姓要说反对铁路,那也是官府的问题。

阅读甲午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