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马踏天下

〖赵马踏天下〗

第37章 义学闻(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赵捷补给了食物和水之后又再次出发,跨过了大片的无人区和荒野之后,终于在粮食快要消耗完时到达鄟城。鄟城,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鄟国的国都,鄟国非常弱小,鲁成公六年,鲁国灭掉了鄟国。也许是由于鄟国太过弱小,他的国都完全没有一个诸侯国的该有的国都模样。赵捷在这里好好地歇息了一夜。第二天再次出发,一天之后抵达了途中的第一个较大的城池——郯城。

郯城,春秋时期诸侯国郯国的首都,在这里曾经出现过一位圣贤——郯子。郯子,春秋时期郯国第一任国君,他鹿乳奉亲的故事世人皆知。

郯子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他是一个独生子女。郯子的父母是一对开明的父母,他们从小就对郯子进行严格的管教,时时刻刻都注意培养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严父慈母的关怀教育下,郯子一天天地长大,开始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白天干活,晚上陪着父母,等父母睡下之后,还要读书学习,生活虽然很艰辛,但郯子却觉得非常充实,对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7章 义学闻(诗) (第1/3页)

《史记*赵武昭王传》载:昭王既出城,如蛟龙入海,避楚兵,两日过向城,三日至鄟城,一日抵郯城,五日经钟吾,四日途彭城,六日达永城,两日到蒙城,三日终慎邑。

从史书中寥寥的几个字当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赵捷此时轻松愉悦的心情。然而史书并没有具体的描写赵捷的这段旅程,但这旅程的快乐时光却永远的留在了两个人的记忆中。直到老了,他们还不断的回忆。

楚顷襄王20年,秦昭襄王诈以公主许配给楚顷襄王,而后秦军趁顷襄王开城迎亲,长驱直进,攻入楚都郢。此役过后,楚国的统治阶级看清了秦人的面目,楚人不再相信秦楚会友好,于是为了防备秦军的攻击,楚国将大量的军队调往西线防卫秦国,保卫陈都,因而楚齐边境的兵力空虚了许多。得益于此,赵捷一行人二十几人迅速的从防守的漏洞中穿插而过,进入了楚国境内。穿过边境线之后,赵捷一行人疾驰项城补充食物等必备的生活用品。

向城,也称项城或向邑,原为西周初年夏朝少康帝小儿子姒曲烈的封国—鄫国故城,因春秋战国时项义在此称王而得名。后项城为鲁国所攻占,城内居民遂逃往南方的楚国,皆以项为姓。鲁国攻占项城后,向城又辗转未齐国所攻占,之后又为楚国趁齐国内乱所占,直至今日。从项城逃往楚国的项义的子孙中一脉在楚国繁衍了几代后成为了楚国的一个大族,这个家族在战国末期到秦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的重要人物便是项燕,项羽。赵捷没有在项城停留,连年的战争让项城残破不堪,也使它成为了楚军的后勤粮草补给点。

阅读赵马踏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