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之鹰

〖第三帝国之鹰〗

第二百零二章 系统工程之德国空军的转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在闪击战理论的实践中,古德里安发现即使是卡车拖曳的大口径榴弹炮也无法跟上装甲部队的速度,导致坦克往往无法及时得到炮兵支援。

古德里安随即向陆军军械局提议研发与坦克配套使用的自行火炮来解决这个难题,却被半路杀出的戈林强力阻止。

戈林给出的理由的是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完全可以发挥自行火炮的左右,没有必要再去浪费宝贵的资源研究自行火炮。

古德里安自然斗不过身为德国工业发展总负责人的戈林,自行火炮的发展暂时被搁置。

而更加奇怪的是,德国空军的高层如戈林、乌德特等人明明是战斗机王牌出身,却全部热衷于高速轰炸机的建设,乌德特本人更是大名鼎鼎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催产师。

到底是德国陆军太过强势带偏了德国空军?还是德国空军自己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34年,冲锋队领袖罗姆不顾希特勒的阻拦,多次扬言要以冲锋队取代德国陆军,最后在德国陆军的强力反弹下,在戈林、希姆莱等人的落井下石下,希特勒含泪发动了对冲锋队的大清洗。

1934年6月,希特勒在戈林和希姆莱协助下,将罗姆开除出德国军官联合会。6月30日夜,戈林的秘密警察和希姆莱的党卫军对冲锋队大肆镇压,枪决了罗姆和150多名冲锋队头目,拥有250余万人之众的冲锋队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这一个流血夜在德国历史上被称之为长刀之夜。

德国陆军如此强势,新生阶段的德国空军也未能免俗地受到德国陆军的影响。

1933年德国空军开始秘密组建,直至1935年正式独立成军,这个时间段正是古德里安领导的装甲兵建设在德国陆军内部的起步阶段,德国空军如何配合好德国陆军进行闪击战是德国空军必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第二百零二章 系统工程之德国空军的转型 (第1/3页)

在陈道的幕后怂恿下,在戈林的大力推动下,在德国航空部副部长米尔希元帅、德国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德国空军兵器生产总监乌德特以及各个航空队司令的积极参与下,德国空军不甘落后地开始寻求转型。

转型的目的简单明了,那就是让德国空军摆脱附属于陆军的战术空军身份,真正成为一支独立自主的战略空军。

经过一番彻底的摸底调查,陈道惊讶地发现德国空军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则是配属给德国陆军的“空中炮兵军”的尴尬身份竟然来得说不清缘由,颇似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解难题。

德国陆军一向强势,欧洲各国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德国是一个“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的国度,这支军队指的就是德国陆军,德国陆军在德国拥有的强大势力由此可见一斑。

阅读第三帝国之鹰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