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幽明水云闲

〖风雷幽明水云闲〗

第二百八十七章 半山偶遇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姚先生点点头,鼓励地看了看杜玉清,杜玉清轻声说:“不知先生问这个问题是从何处立意?若是从做文章的角度,我会说:立德、立功、立言皆是后人的评判,当下之人若是自己一直考虑如何三立上,便是堕入功利的窠臼,我想苏子瞻的成就不仅在于他政治上的立场和主张;在于他诗文书画的卓绝,更在他的风骨和人品道德的可爱之处。尽管他明白自己仗义执言会给自己招来祸患,但他还是天真率性,固执己见,不囿于党派,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这样的人便是遭到贬谪又如何?他的谋国之忠,治世之才,至刚大勇早晚会被人们所铭记。不说南宋历代皇帝都对他追念嘉奖,孝宗直接谥号文忠公,赐了太师官阶。单说如今杭州的苏堤上游人如织,百姓在彼安居乐业就是苏子瞻的功绩,是他最好的立功丰碑。

至于说从个人作人的角度来说,正如嘉善哥哥所说:古往今来到底有多少人能符合这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相反,杜文胜态度温和,尽管他的观点平庸没有什么惊人之处,却因为包容的态度,大家都对他十分友好。

杜玉清似乎看到了他们几个人未来发展的人生轨迹。由此她突然意识到我们许多时候信服的不是观点,而是我们的情感和立场,这个认识让她大吃一惊,不由得更加认真地观察和研究。

杜文智说:“《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从这个角度说:苏子瞻有立德,立言也可以算有,但立功便是不成的。”

杜文胜想想说:“苏子瞻虽然在官阶上是屡次贬谪,但他始终有一颗为朝廷为百姓着想的心,从这点上我觉得他是成功的。”

姚先生把目光投向范斯远,范斯远论述了苏轼一生重大的作为,最后说道:“古往今来到底有多少人符合这三立的标准?也许立德、立言可以通过自己砥砺自律诚意正心、慎独修行可以完成,但若是要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圣主明君都是关键,离不开时代的大势。”

第二百八十七章 半山偶遇 (第1/3页)

“那你们说说看,苏东波的一生成功与否?”

杜玉清观察着几位年轻男子的不同表现,尽管为了出行方便她此刻身穿着男装,但她已经习惯了因为女子身份的敏感而在这种场合隐忍保持沉默,更多的是观察、倾听和思考,这让她得以充分地进行对照、思考和自我反省,逐渐克服了她原来急躁的毛病。这不能不说只要充分加以利用,原来的局限可能就变成了一种优势。

杜文智聪明,口齿伶俐,说话引经据典,表现引人注目。他的话往往让人喜欢听,但细究之下却发现他说的都是些大而化之的标准话。缺乏新意,却很有蛊惑人心的力量。

范斯远学识渊博充满自信,说话咄咄逼人。他又喜欢表达,遇到不同意见即刻驳斥,虽然他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因为他的态度却未必使人信服。遇到胸怀宽广的人,也许会欣赏他的才华,遇到心胸狭隘的人便会对他充满怨怼。

阅读风雷幽明水云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