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幽明水云闲

〖风雷幽明水云闲〗

第三百三十三章 给予获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三人讨论了一下最近的教学,先生发现了范斯远最近心性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对孩子们充满了耐心。范斯远笑道:“如果我对孩子们都没有耐心,那我成什么了?!”

杜玉清不以为然,戏谑地把刚认识范斯远时他那种高傲的、睥睨地看人的神态学了一遍,把姚先生逗得哈哈大笑,把范斯远也给臊得脸色通红。他站起来一个劲地给杜玉清赔不是,连声说:“罪过,罪过。”

先生笑着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嘉善,阿杏虽然是在玩笑,却是用心良苦,你应该能够体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年、阿丰还都是笃实自觉的好孩子,姚先生吩咐他们要和阿志一起参加锻炼,他们就风雨无阻地每天来。冬天的早上冷,杜玉清想让他们多睡一会就跟他们说可以迟一点来,两个孩子却硬是每天准时出席,迷蒙着眼睛一起参加晨练,这让杜玉清更是感动,心里温柔得不行。

进了先生的书房,看见范斯远正在和先生交谈。旁边炉子上的铜壶正开着,氤氲地冒着热气。范斯远穿着蓝色窄袖绫袄,头戴文士方巾,脚蹬布靴,整个人的气质已然从锋芒毕露变得温和沉静。杜玉清甚至觉得范斯远看她的眼神也变得平和了许多,这让她欣慰,心里又多少有些失落。所以,人的感情是最不可理喻,最捉弄人的。杜玉清心里苦笑道:你孜孜以求的往往得不到,你觉得理所当然的可能会失去。因为失去你才会认识到它的珍贵。

因此,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的情感,更没有永恒的爱情。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古往今来的文人都认为自然才是人们可以安适的地方,因为清风、明月是可靠的,他们虽然是在变化中,但是在有规律地运行的,是死物,是人的感情的单向付出。而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双向的,它本身就是活的,会随着机遇的变化而变化。而两个变化运动中的感情要撞在一起,并且要永远粘合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

所以,因为珍贵,因为不可能,历史和现实才有那么多对于爱情的讴歌。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许多最富盛名的爱情佳句却往往出于薄情人之手,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比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所以,杜玉清不敢奢望爱情,她把爱埋在心里,她准备“遇见”的是婚姻,就像她准备听从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顺势而为一样。

第三百三十三章 给予获得 (第2/3页)

书院,我要更努力赚钱才行,不能让他失望呢。”

“找打!”姚先生笑骂道,随手把手边的书扔了过来,杜玉清一俯身抄手把书接了,动作曼妙潇洒,然后把书就放在旁边的花几上,边退向门口,边说道:“先生,您最近肝火有些旺了,春天来了,应该多出去走走,‘披发缓行,广步于庭’,您说是吧?”

姚先生看着杜玉清就这样一溜烟跑得没影了,不禁哭笑不得,感叹道:“这孩子。”拿起那包银子掂了掂,若有所思了。

“大姐,快点呀。”阿丰停下脚步,朝着杜玉清喊道。这个孩子特别心细敏感,让人不能不疼惜,因为杜玉清上课时屡次给他奖励糖果,后来又是给他做衣服又是给他洗脸洗脚的,他就跟杜玉清越发亲近起来。杜玉清有时在院子里走着,阿丰冷不防就会跑过来把自己的小手塞到杜玉清的手里让她给牵着,还扬起脸来望着杜玉清笑,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小脸上满是孺慕之情。这让杜玉清十分感动,实际上阿丰的身体十分瘦弱,一双小手也总是冰凉凉的,但因为他全心的信赖他给杜玉清的感觉是满满的温暖,让她切实地体会到觉明师父所说的“给与即获得”的道理。

阅读风雷幽明水云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