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幽明水云闲

〖风雷幽明水云闲〗

第三百五十章 安化惊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你说的是这个吗?”杜玉清从口袋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木匣,这是一个朴素无华的紫檀木匣,经常的摩挲使得它面上已经有层透明薄膜般的包浆,黑亮润泽,厚重大气。“为什么要送,我没打算要送啊。”

郭诚宇不明其意了,“你不送干嘛要拿出来?”逗弄而不给,这不是引人遐想,让人心痒痒的,徒增烦恼嘛。

杜玉清嘿嘿一笑,“我就是拿出来显摆一下,让他们心馋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了楼来,他见杜玉清正站在门边一丈开外的地方,神情呆滞,好像在愣愣地出神,郭诚宇心里一时五味杂陈。刚才整个宴席的气氛和谐,其乐融融,离不开杜玉清所起的作用。

琴棋书画是文人交流的媒介,更是通达朝廷重臣的身份帖子,他郭诚宇可以和这些官员称兄道弟,却走不到这些人的心里去,而这却是杜玉清的擅长。刚才看杜玉清和李宾之、杨应宁等人交流时的驾轻就熟,他心里忍不住有些酸溜溜的,他有身份有地位,他可以和他们谈钱谈女人,但就是没法和他们深入地谈诗词书画,谈历史,谈文化。他也感受到,在这些精通经史子集的读书人看来,他就是个粗人,俗人,他们面对他时常常会露出温和怜悯的微笑,不动声色地表现出自己文化的优越感。

好在杜玉清没有给他这种感觉,杜玉清还是他的合作伙伴,他们相得益彰,这让他很高兴。郭诚宇于是大方地说:“你看那洮砚应该作价多少,告诉我一个数,算是‘燕然居’送的吧。到时我让账房把钱给你。”

“什么作价多少?”杜玉清一时没有回过神来,她还沉浸在刚才听到的李宾之和杨应宁交谈的内容中,那消息太震撼,对郭诚宇的话没有反应过来。

“你不是要把那洮砚送给李宾之吗?”郭诚宇小声说,他刚才看李宾之对那砚台简直是爱不释手,感叹杜玉清这礼物算是送到了李宾之的心坎上了。

第三百五十章 安化惊变 (第2/3页)

安慰他说:李贞伯那么聪颖又那么有才学,将来必定是大器晚成。还说:鲲鹏展翅即为千里,他且等好消息吧。李宾之听后笑逐颜开,也不谦虚了,笑呵呵地也夸奖起儿子来,说:犬子的才学见识的确过人,如今已经超过他了,将来的成就必定能不下于唐人。爱子之情溢于言表。大家表面上纷纷附和,但暗地里都交换了会心的眼神,显然对他的大言不惭很不以为然,甚至是很不屑。

可怜的父亲!杜玉清也叹道,她见过李贞伯,也读过他的作品,在她看来,李贞伯虽然有天分,但就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他在学问上没有下过苦功夫,自身又非常骄傲和清高,他的才学和心性必定比不上其父。但他显然不这么认为,对他寄予厚望的父亲显然也不这么认为。所以说,医者不自医,渡人难渡己。再明智的人遇到自己问题也难免被感情遮蔽了眼睛,从而丧失客观清醒的认识。

晚宴结束时,郭诚宇亲自把众人送下楼去,不仅给每位官员附送了珍贵的家乡特产,还给每人送了一盏雅致的圆角红灯笼,灯笼下垂着的红色如意穗结,白色的光从细致的红色纱面中透出,可以清晰地看出上面写的“燕然居”三个字。郭诚宇递给官员的随从时还逗趣地笑着说:“在下为各位大人开灯。”众人都很捧场地大笑起来,夸他诙谐没有架子。原来在习俗中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讲究的家长都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郭诚宇以此寓意各位官员前途光明,官运亨通。

返身回到楼上,郭诚宇脚步轻快,得意洋洋,今天的宴请显然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大家都是心满意足的样子。把这些人中上层的文官搞定,江淮籍文官的关系基本就打通了,今后就不愁他们不会来捧场。

阅读风雷幽明水云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