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史书上的历代遗民中,明末遗民群体以其数量最多、反抗态度最坚决而尤为著名,他们均以迎合满清为耻,不仕二朝,推重气节,毫不妥协,为世人所崇敬,然其子侄辈有较多人却主动投向了满清的功名利禄,令人扼腕。在后世的学界圈中于所谓权威成见“遗民不世袭”的腔调弹得愈来愈高,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可以说令有志之士气馁。而“遗民不世袭”观点之所以在后世学界大占上风,皆拜国学大师钱穆所赐。钱氏“遗民不世袭”的观点源于明末遗民徐介,复以顾炎武、黄宗羲、吕留良等学界名人的外甥、弟子、儿子等第二代的悖逆行为作支撑,有其合理性。毕竟,人性的趋利的情况下,先祖之烈又岂能左右数十年甚至百年之后子孙后代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十年寒窗不正是为了出仕为官”,如此才有了所谓“遗民不世袭”。虽然“遗民世袭”不易做到,但并非不可能。

而相比之下,万寿祺之后其万家,莫说第二代,直至清朝灭亡,其举族无一子弟做过异族二朝之官,乃是家规‘子孙不受北朝官’祖训所致,有清三百年来,万氏子孙,未尝有出仕者。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对万氏的家风均敬仰有加,在阎尔梅推荐万睿后,便将其召入府中,按他的想法,对于这样的忠烈遗民,虽说谈不上特别的优待,但会量才而用,绝不会埋没其才学。不会让其历史上一盘,空有满腹才学,却因为恪守忠义,不愿泯灭良知为虎作伥。

也正因如此,如万睿、徐介、杜先发等江北遗民,都被朱明忠安置于衙署各个部门,如果通过考核的话,就会外放为官。

“臣参见淮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本出来透口气、吸袋烟的万睿,自然没曾想会在这里碰到大王,正准备离开时,听着大王的话,他的嘴上便不由自主的说道。

“其实,我们不是不能北伐。”

身后的话声,让朱明忠转过身来,见到来人便笑道。

“是勿为你啊,”

看到来的是万睿,朱明忠的脸上立即露出笑容。对于万睿他并不熟悉,但是对于徐州的万家人,他却不陌生,朱明忠曾于一篇文章上看“万家入清三百年不仕”,是史书颇为少见的“世袭遗民”。

第354章 北伐(第一更,求月票) (第2/3页)

名字,朱明忠的眉头紧锁,当初为了避免李子渊为郑成功所用,他不惜提供大量的军需助其北伐,如此釜底抽薪才让他没有成为郑成功的助力。如此一来,既避免了他为郑成功所用,又可以借其重创满清,使得满清无力趁火打劫,但是,现在,李子渊北伐的顺利,却又让朱明忠不禁有些忧虑,忧心其北伐成功后会不会实力大涨,到时候对江北构成更大的威胁。

“北伐……”

想到朱大勇送来的那篇文章,朱明忠甚至有种作茧自缚的感觉,或许鼓动李子渊北伐,对郑成功来说等同于釜底抽薪,但另一方面,却又把自己陷于道德的困境。

“为天下苍生问?他们以为朱某难道不想北伐吗?可这个时候,又岂能调得了兵?”

阅读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