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伦论

〖经伦论〗

第六讲、阴阳五行学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首先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这一点是正确的!

为什么?

因为孔子的思维方法来源于“河图”的数学原理,即二二得四、四四十六…倍增无究数原理,孔子在《周易·系辞》上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原理是二进数倍增原理,正是文化二元论原理的出处。

文化二元论原理也叫直观思维,感观思维。

通俗一点说,就是当你看到一个馍馍时,你会用大脑比较分析这个馍馍是好是坏,可不可以吃掉它,这个过程人类是分三步去思维的,即直观思维,感观思维和客观思维。

而文化二元论原理只有直观思维,感观思维,缺失了人类的第三层思维方法,即缺失客观逻辑性思维方法,所以黑格尔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也就是说,中国古典文化缺失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性手段来观察、分析、认识自然世界。在他看来孔子的哲学就是直观思维或比较思维,就如上面所说,当你看到一个馍馍时,你用直观思维加比较思维来决定要不要吃掉这个馍馍,你没有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辨的哲学方法来分析这个馍馍能不能吃,或怎么吃,所以你只能算是个很实际的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

黑格尔的观点对不对?现在看有部分正确。

为什么?

因为孔子的确限制了人们的第三层思维,也就是客观逻辑性思维的发展,准确的表述是人类客观唯心逻辑性思维方法,这层思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西方人从苏格拉底开始发展和应用这种思维方法,也叫智慧和爱心方法,后面东输到日本,日本人翻译为哲学方法。

现在关键问题就是中国人具不具有这种思维方法,这个是大问题,这个是决定中国古典文化是不是高级文明的决定性问题!

在西方人眼里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是“原始的理性”,属于不含思辨的历史记忆,一点“智慧和爱心”方法也没有。

西方人这样认为正不正确?

现在看还是部分正确的!

第六讲、阴阳五行学说 (第2/3页)

文明之前,不存在文化认知,也就是说人类在发展出文明之前不存在客观逻辑性思维,人类与动物一样只会通过直观思维和感观思维来认识世界。

让人类大脑产生循环利用文化认知的力量,是人类对未来的探索需求,不过这个条件只有在人类进化成高级动物之后才能产生。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通过肉眼看到事物,再通过感观传输给大脑,然后通过大脑去识别事物的形态与性质的过程,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性手段来观察、分析自然世界的过程,正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

人类通过大脑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等方法,来判断、推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过程,这种思维过程今天被叫作客观逻辑性思维方法,或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辨证方法,而这一切思维过程只有高等动物具备,一般性动物不具备这种高级思维方法。

阅读经伦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