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楼出才子

〖自古红楼出才子〗

第122章 封建社会对超级学霸满满的恶意(求收藏和推荐喽)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主薄眉飞色舞地抚着长须笑道。“巫山先生你可算是问对了人了,老夫这一生,参加科举不下十次,可惜每一次都名落孙山,唉……不过,倒也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今日巫山先生既然有兴趣听,那老夫便献丑了……”

当这个老司机叽叽歪歪了一大堆关于大宋科举的资料之后,王老司机听得差点昏死过去,怎么也没有想到,考个科举竟然会如此之复杂。

宋朝科考的题量相当大,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答一张卷子就能获取功名。以进士考为例,需要“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这其中以诗、赋、论三项为最重。所谓“帖”,全称为“帖经”,即默写经典中的段落;所谓“墨义”,即笔答经义,规定为十条。默写经书为什么叫“帖”呢,因为这类考试是将经典原文的前、后句子裁去,只露出中间的某一两句或某一两行,让举子们把前、后补齐。除“帖经”、“墨义”外,还有回答“时务策”三条。

这三项在在明经科则很重要,几乎是该科考试的全部,要不然为啥宋朝的进士们历来看

第122章 封建社会对超级学霸满满的恶意(求收藏和推荐喽) (第2/3页)

地前来报名,参加今岁的州试,这里有礼部高侍郎高大人的荐书。”王洋清了清嗓子,从怀里边取出了一封荐书递了过去,自然是当时那位高侍郎在琼林苑时当场写好之后交给柳依依的。

很快,王洋便被引入了开封府衙内,听闻居然是这月余以来,声名震动东京汴梁的王巫山,那些书吏们自然不敢怠慢,为首的主薄跟王洋寒暄几句之后,接了王洋的户籍,以及高侍郎的荐书,便交给手下的书吏去寻上官。

而王洋则留在那位许主薄的房中,抿着香茶,听着这位年近五旬的主薄在跟前寒暄,看得出来,这位五十出头须发斑白的老主薄一脸崇拜的看着王洋。

被一个老男人如此崇拜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又很让王洋有些飘飘然。寒暄一番,听了这位老主薄叽叽歪歪几首诗词的点评之后,王洋赶紧岔开了话题,询问起了科举的情况。

阅读自古红楼出才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