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倾城

〖飘渺倾城〗

第五十七章:一触即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无度,蒸其母路氏,污秽之声,布于瓯越。

如此丧德败行之人,何足为惧!”

其时北魏、刘宋,柔然相互诋毁之风不绝。

北魏称柔然人为蠕蠕,北魏还夸大其词,说刘宋皇帝刘骏其母路氏。

到底事实是否如此,或者魏人故意毁谤,有待商榷。

厉兵秣马,待老祖宗寿诞后,发兵刘宋,直捣刘宋建康!”

拓跋焘最后眼神寒芒如刃,杀伐咄咄:

“刘宋竟敢不自量力,有朝一日,朕定教刘宋国土,尽归我大魏舆图!”

金銮殿散后,拓跋又去了皇帝的御书房。

拓跋焘见拓跋有话不在金銮殿说,而是回到御书房讲,便知他肯定有些话不便在大殿上说。

拓跋焘拚退所有人。

“皇爷爷,其实这次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道大魏将军手上有把好剑。

据江南流星帮刺客的招供,他们只是受雇于九幽地府。

其实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国的屹立,是需要血肉来祭奠!不给那小儿狠狠教训,他不知我大魏是他的老祖宗!”

“陛下,刺客进我大魏如入无人之境,请陛下容孙儿先将刺客剿灭。

再挥军南下,夺取广陵,跨过长江,直捣刘宋都城建康,诛杀殷孝祖与刘骏!”拓跋拱手道。

拓跋焘颔首道:

“好!飞鹰大将军勇气可嘉,你先将潜伏的刺客剿灭。

想来,刘宋经此内乱,国力空虚,才会虚张声势。

而刘骏,更是个色厉内敛,外强中干之人,虽有余患不足为虑。”

“如此甚好,天助我大魏也!”拓跋焘击掌喜道。

继而又怒拍龙案,杀伐咄咄:

“刘骏小儿,不自量力,竟敢如此猖狂,派刺客到我大魏都城行刺朕的世嫡皇长孙。

“朕确实是一时急怒攻心了,陆尚书,你们就仔细彻查,再将那吃里扒外的奸贼抓起来!”

“微臣遵命!”陆丽拱手道。

大司马高允拱手道:

“陛下,柔然之前吃了败仗,与我大魏已订下三年免战盟约。

北边安定,暂时无虞。眼前唯刘宋才是我大魏心腹之患。”

“陛下,微臣并非长他人志气,只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崔浩道。

拓跋焘微微冷哼,等待着崔浩继续说下去。

“刘骏虽有小才,如今却迫切与大魏内奸联手,欲除大魏高阳王飞鹰大将军而后快。

如此急功近利,显而易见,是惧怕高阳王飞鹰大将军的赫赫威名。

更是畏惧我大魏兵强马壮,所向披靡,才会行此龌龊卑鄙勾当。

篡位后对镇北大将军殷孝祖,抚远大将军卜天生甚为倚重。

比起刘宋之前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纵情声色的皇帝,不容小觑。”

“大司徒,竟长起刘骏小儿的志气来了?”拓跋焘看着崔浩,不以为然道。

而后又扫了众大臣一眼,再冷然道:

“刘骏残暴不仁,不得民心。

常山王也奏道:

“陛下,刘宋近年皇朝更迭频繁,骨肉相残。

太子刘劭弑帝,刘骏起兵讨伐,诛劭,即帝位。

其又恐各藩王会对自己不利,先后将几位宗室藩王诛杀。

刘宋国都,疯传此歌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

皇帝又看着崔浩。

崔浩继续道:

“刘宋野心勃勃,内奸胆大包天,竟敢屡屡行刺我大魏高阳王大将军,实在是孰不可忍。

可是如果仅凭手里有好剑,就把将军们捉起来审问,确实会冷了将士们的心。一定要慎重啊。”

拓跋焘想想,颔首道:

可见刘宋朝气数已尽,不足为惧。”

“刘宋内乱已起,看来,确实气数已尽!”拓跋焘颔首道。

群臣也一片附和之声:“刘宋气数已尽矣,可以出兵大举灭之!”

“陛下,”大司徒崔浩道:“刘骏其人,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华美,雄决爱武,长于骑射,却素不得宠。

曾立为武陵王,后又加封为抚军将军。身兼多职,久历沙场。

第五十七章:一触即发 (第2/3页)

,刘宋是想父皇自断其臂啊!”

“陛下,东平王三皇叔说的不无道理,”拓跋道,“虽然儿最希望揪出幕后黑手,幕后内奸。

但没有真凭实据前,确实不能凭一句话便猜忌那么多将军,否则会冷了将士们的心。”

“高阳王大将军所言甚是。”崔浩也颔首道。

阅读飘渺倾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