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霸主

〖地中海霸主〗

第四十二章 大空头(29)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二,目前美国风冷发动机有两个巨头,普·惠算一个,莱特公司也算一个,但在历史上,莱特公司进入30年代后就开始后继乏力,统治美国风冷界的只有普·惠,所以现在拿住了普·惠,就掌握了未来意大利的风冷发动机发展基础;

第三,只要普·惠答应联合研发,等将来美国一陷入大萧条,孔蒂尼便可以用大股东的权利把普·惠公司整体搬离美国,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去意大利工作,虽然不会卡住美国的发动机供应,但却可以卡住将来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供应,在战争时期,这就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拼生产,5个意大利也不是美国的对手,但如果卡住技术,当美国只能用p-36\p-40时,意大利却可以上p-47,那是何等的讽刺?

联合集团其实有两块发动机制造领域布置,一块在联合动力,一块在联合航空,实际上走的是液冷、风冷齐头并进的路线,风冷目前拿下的是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个筹码:双方以换股形式,共同掌握对方30%的股份——即普·惠获得联合动力30%的股份,联合集团掌握普·惠公司30%的股份。

这几个筹码可比与波音等公司共同组建联合飞行器和运输公司要强得多,普·惠公司的高层二话不说就立即拍板同意。

普·惠公司一退出,联合飞行器和运输公司就不存在垄断了,在他们改名为北美飞机公司后,联合集团和柯蒂斯·莱特公司都予以了认可,于是这样一来便出现了三足鼎立的架势,看上去整个市场非常和谐。

但孔蒂尼知道这种和谐是假的:

第一,联合动力虽然在排期表上预计于1930年上市,但实际上他永远不会安排来美国上市,因此普·惠公司持有30%股份就到顶了,不能再动,联合集团永远都是大股东,但普·惠公司的股份却很分散,联合集团除手里这30%以外,还可以在股市崩盘后去搜罗其他公众股,因此要掌握控股权是比较容易的;

第四十二章 大空头(29) (第2/3页)

个巨大的寡头。

这是明面上的动作,私下的动作则是和普·惠公司商议,力图让该公司和联合集团下属的联合动力合并,目前联合动力在航空液冷发动机、汽车、坦克发动机领域已有了一定优势,是意大利第二大发动机制造商(第一大是菲亚特),但在航空风冷发动机领域还比较薄弱,而普·惠公司的黄蜂发动机非常不错。为了合并普·惠公司,孔蒂尼开出了三个诱人筹码:

第一个筹码:从1930年起,联合集团向普·惠公司采购不少于3000台航空发动机,5年内完成;

第二个筹码:在目前单排9缸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新一代风冷发动机——包括双排14气缸、双排18气缸发动机,意大利投入不少于1000万美元,成果将来双方共享;

阅读地中海霸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