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晚明

〖奋斗在晚明〗

第一百四十章 县学生活第一天(第五更,求订阅,求月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三场为策论,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议论文。只不过比之后世的议论文,明代的策论论点更为犀利,常常与朝廷的大政方针相关。一般看一个人是不是书呆子就看他策论作的如何。

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的一般第一场的三道四书义和四道经义会作的很漂亮。而第二场的论判、诏、诰、表也作的还可以。但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冷门的那两种比较孤僻,没有太多经验可循,但选择的人少,竞争相对小一点。

可谓各有利弊。

第二场考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一道。诏、诰、表也是三选其一,并不需要都作,明代的考生一般会选择表来作答。至于判语则规定必须作答,会从《大明律》中直接出题。

表和判语对于宁修来说可谓是最难学的。表的话还是有学习必要的,毕竟将来要在官场混,不会上表怎么行。宁修也跟着张懋修学习了一番,应付考试是足够了。

至于判语,可就真的让他头疼了。要想学好判语,就得熟读《大明律》。虽说学好法律不吃亏,可大明律实在太过晦涩,便连专业的老吏都不一定能够全部吃透。更不必说浅尝辄止只为考试的读书人了。

第一百四十章 县学生活第一天(第五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庸》各出一道题目,而《大学》则很少被选取。大概是因为《大学》全篇仅仅五千多字,可供截取出题的内容实在太少,即便出截搭题也容易被押中题目。

至于经义四道,当然是从五经中出题了。五经相当于是选修课,不需要考生都学,只需要选学其中一门作为本经学习即可。考试的时候会根据《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各出四道题,再根据考生考试报名时的本经发放试题。也就是说选择不同本经的考生,经义试题会不一样。

这其中就有学问了。通常来讲,《诗经》、《尚书》、《易经》是较为热门的选择。而《礼记》、《春秋》则相对冷门一些。

热门的这三种本经被研究的透彻,但是选择的人也多,竞争激烈。

阅读奋斗在晚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