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晚明

〖奋斗在晚明〗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备考(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要不为啥有的人平时成绩很优异,一到大考就抓瞎了呢?

心理素质也是硬实力的一部分呐。

当然,刘惟宁的调整能力还是可以的,很快便恢复到一个心态相对平和的状态。

转眼便到了八月初九,宁修一早便和刘惟宁提了考篮来到贡院外候考。

虽然天刚刚蒙蒙亮,但是贡院前的秀水街已经满是考生,乌央乌央的人头攒动。

非但不会见,这些去拜见的考生还会惹得大宗师一脸嫌弃。若是大宗师心眼小些,没准还会拿个小本子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下来,那么这些人也就被排除出乡试榜了。

要知道乡试和会试不同,提学官拥有极大的个人权力,虽然有朝廷临时外派来的官员充为主考官,但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多少要给提学官些面子。

何况那京师来的主考官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也就是坐在那里象征一番,一应事宜还多是提学官来主持。

当然最后定名次时京师来的主考官是有很大话语权的,不过论在乡试中的综合影响力,显然提学官更胜一筹。

考前什么最重要?低调!

宁修看到如此蔚为壮观的景象心中自然感慨不已。

这么多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看的,毕竟贡院不能进入,只能在外围望上一望。

对宁修来说考试实在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前世他读到博士,不知道考过多少试可谓身经百战。故而在面对即将到来的乡试时能够较为坦然的应对。

相较而下刘惟宁就要紧张很多了。他虽然远比宁修年长,是个老秀才。但因为一直被县学教谕打压一直不能通过科试选拔,也就是说这是刘惟宁第一次参加乡试。

同样是第一次参加乡试,但刘惟宁参加考试的总数量远少于学霸宁修,故而比宁修更紧张也就可以理解了。

为此宁修还给刘惟宁开导了一番,这种考前综合征若是不解决是很影响发挥的。

想那唐伯虎一身文采,会试前放言我必中状元!结果呢,卷入了科举舞弊案,连功名都被除去了。

所以啊做人一定要低调,尤其是在大考前这个节骨眼上。

从某种程度讲乡试的上榜难度甚至大于会试。

因为会试、殿试后可以录取三百人左右,而乡试只录取一百人左右,残酷性远甚于前者。

像湖广这样的大省能够录取一百几十人,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但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何况宁修坚信自己凭借实力一定可以中举,至于名次高低又有什么关系?

这只是乡试又不是殿试,如果不能考中解元其余名次都是大同小异的。

真正名次有用的是殿试,一甲二甲进士拥有授官翰林或授予庶吉士的资格,而若排到三甲则只能落得个同进士的身份,最多外放州县官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宁修现在要做的就是稳稳的中举,之后的事情反正来年呢着什么急?

至于考前去拜见大宗师仇英的行为就更不可取了。大宗师又不是傻子,为了避嫌肯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时候考生去拜见他,大宗师肯定不会见。

竞争如此激烈,自然有人会生出嫉妒心。

同行是冤家,既然僧多肉少,肯定各种盘外招都使出来了。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把你扯下去就能上位,这种事谁会不干?

读书人真狠起来,是连亲娘老子都不认啊。

故而乡试前夕宁修和刘惟宁一直留在鹏举客栈之中温书,只在开考前两天才前去贡院踩了踩点。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备考(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信心真是极为重要的,同样一个人有自信和没自信那发挥真的是天壤之别。

眼看着就要开考了,不少荆州府的士子便钻研些旁门左道。他们听说有人在贡院里做事,可以帮他们提前把书本文章埋在贡院号舍下,并在考试前把他们分到那个号舍,便动了心思打算花重金买下这项服务。

对此宁修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科举舞弊自古有之,但落得好下场的几乎没有。若被抓到舞弊革除功名是小,没准连小命都得丢了。

阅读奋斗在晚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