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晚明

〖奋斗在晚明〗

第二百六十四章 漕运与海运(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至于宁修,多少也有些好奇。

虽然他不屑做那等嫖妓的俗事,但看一看繁华的秦淮河景还是可以的。

一行三人这便拔步往秦淮河方向去了。

他们住的客栈距离秦淮河不远,穿过一个坊便也到了。

与印象中的十里秦淮很不一样,展现在宁修眼前的秦淮更为宁静,仿佛一个不谙世事的处子。

见宁修面色凝重,孙悟范打趣道:“既然来了,不如便呆一夜”

大明实行宵禁制度,一旦宵禁闲杂人等一概不许上街,若是被巡更的衙役发现,免不了要吃一顿板子。

不过宵禁只是对公共区域而言,你在自己家里如何逍遥官府自然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宁修哦了一声,便和孙悟范、刘惟宁上了小沙船。

伴着船老大韩水生一声高喝,小沙船离开码头重新扬帆起航。

宁修的心情却没有刚离开荆州时那么轻松,面容十分严肃。

孙悟范见状有些好奇道:“咦,宁贤弟怎么了。不会方才江山风大吹晕了吧。”

宁修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有那么文弱吗?我是方才在码头上听到那些船夫的对话,为朝廷为张阁老忧心啊。”

“孙兄,这秦淮河一直是这般宁静的吗?”

宁修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清了清嗓子问道。

“嘿嘿,当然不是了。宁贤弟不会不知道这秦淮河是什么地方吧?这里是青楼楚馆汇聚之地,白日里自然显得清静了些,可一入夜,嘿嘿”

见死胖子笑的这么猥琐,宁修不禁暗暗皱眉。

这个死胖子,就不能君子一些吗?

太祖皇帝朱元璋定鼎之后把都城定在了南京,要不是燕王朱棣恼不过削藩一气之下靖难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恐怕有明一朝都会把都城定在南京,绝不会有迁都之举。

南京的繁盛是不言而喻的。即便在遍地繁华的江南,仅凭贵气其也可以盖过苏杭、扬州。

孙悟范对南京十分熟络,便引着刘惟宁、宁修进了城,寻了一间上好的客栈住了下来。

距离宵禁还有些时辰,孙悟范便提议去秦淮河逛逛。

刘惟宁早就听闻秦淮河乃脂粉汇聚之地,这番来了自然不肯错过。

“啊,你说那些船夫说的啊,他们也就是那么一说,八字没一撇的。”

宁修却摇了摇头。

这件事绝不是空穴来风,他觉得是朝廷故意放出风声来看看民间尤其是漕帮是什么反应。

毕竟漕运到了晚明已经是尾大不掉的一大顽疾,这和晋商、矿商、盐商一样是朝廷解决不了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背后都有一个巨大利益集团。

眼下万历皇帝虽然对自己的老师面上仍然很恭敬,但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反感的情绪。

张居正处于这一漩涡的正中心,其压力可想而知。恐怕张居正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故而他每一步走的都很小心,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宁修甚至在想如果把他放在张居正那个位置上,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就一定比张居正处理的更好吗?

“宁公子,可以上船啦!”

宁修正自出神,船老大韩水生便小跑着来到宁修身边,陪着笑脸道。

若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收上足额的税,明朝至少还可以再续命一百年吧?

却说小沙船在码头进行了一番补给后,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上倒也顺畅。

九月中旬,沙船抵达了南京城外。

宁修与那船老大韩水生付足船资,便和好友孙悟范、刘惟宁下船往南京城中去了。

南京古称金陵,乃是六朝古都。

第二百六十四章 漕运与海运(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2/3页)

如果用海运代替漕运,矛盾将会提前爆发。那么朝廷将面临数十万漕运纤夫、力棒失业的问题,同样很棘手。

是选择长痛还是短痛?这当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宁修有些同情这位元辅少师张先生了。

在旁人眼中他是贵不可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阁魁,但他实际上却有诸多掣肘的地方,有来自勋臣的,有来自文官集团内部的,有来自商人的,甚至有来自于皇帝的。

阅读奋斗在晚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