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二代的逆袭

〖修二代的逆袭〗

第八百零四章 鲲王启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

风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後乃今将图南。]

老剑粗译:水如果聚积不深,就没有多大的浮力。在屋中的洼地里倒一杯水,

可以用小草当船,在里面飘浮;如果用一个杯子当船的话,只会胶贴在地上,不

是蚂蚁。然耳朵兄所说的寓言,狮子终究是狮子,大鹏终究是大鹏。这种所胃的

“高贵”或者“与众不同”,吾友曾言,“是天生的”。《流浪者》中,有抨击

“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强盗的儿子永远是强盗”,但最终还是法官的儿子善

良。看来人内心中,藏着这种血统气质。不知是福是祸。

[ 适莽苍者,三食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

粮。之二虫又何知!]

老剑粗译:到深山里去郊游(用现代的说法),只需带三天的粮食就可以了,

而且回来时,还觉得饱饱的;要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就必须要带足更多的粮食;

而志在千里者,更需要带三个月以上的粮食,两只小鸟又知道什么呢?

老剑粗评:此一节,是下一节的引子。要想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就必须要

储备更多的精神食粮罢?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

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

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

悲乎!]

老剑粗译:浅的认识不如大学问,短小的生命观不如博大的生命观。为什么

这样说呢?那些生命极短促的细菌,他们活著,根本就不知道世上还有一天的概

念,早晨繁殖,晚上死去;蟪蛄(一种昆虫),根本就不知道有一年的概念,春天

出生,秋天死去;楚国之南有一只灵龟,以五百年为一春,以五百年为一秋,生

命非常悠长;远古时代,有一棵大椿树,八千年为一春,八千年为一秋,生命又

是何等的历久,这就是大年,是一种非常博大悠远的生命观。而今人(战国时)特

别崇拜彭祖(相传他活了八百岁),争相效之,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老剑粗评:这一节,点出庄子非凡的生命凡和博大的观察面,以一肉身躯,

洞悉他身外的世界的奥妙。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可是,我们的智慧,是无极的。

这正如老剑常说的,我可以无奈,但不可以不清醒。我可以只活几十年,但是,

我仍要了解和洞愁我在世的几十年之外的一切。此节山庙兄另有解释,指出所举

事例,有不可比性。实际上,老剑以为,若细究起来,世上根本就没有可比的事物

存在,除非,真有“一模一样”的两样东西。正是因为不同,才有可比性。而庄子

所举的事物,有一个共同点,在于“寿命”,比寿命的话,只要是生物即可。看似

质不同的几种生物,不可比。庄子正是要通过这种比较,来告知,许多质本不同的

东西,他们有着天壤之别。若以“五十步与百步”来比,恐意思不大。若以“百步

以亿步”来比,便有质的不同。想起一则笑话,作战时,几个士兵见到敌人就往回

跑,被指挥官叫住问道:你们为什么向这个方面跑?士兵答道:我们是想依据地球

特性,绕到敌人的背后啊。若真究其特性,那么两只鸡与两杯水也有共同性,就在于“2”上。

[ 汤之问棘也是已。]

老剑粗译:商汤问棘也有这样的话。

老剑粗评:商汤者,古之贤君也。是商朝得以兴旺的关键人物。礼贤下士,不懂便

多问。棘者,古之大贤也。

[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

老剑粗译:商汤问棘说:“上下天地四方,有没有极限呢?"

老剑粗评:汤心怀社稷,看来也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只会玩弄权术者当自惭),问的

问题如此有水平,如此博大精深,看棘如何回答。

[ 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

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起的时候,就飞起。如果累了,就找一些树丫歇息,实在太累了,就直接落到地

上,我已经很满足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去到遥远的南之海呢?"

老剑粗评:此一节,实为讽剌鼠目寸光者。以庄子的傲然绝物,俗人又怎会

轻易能理会?俗人叹道:只需食已果腹,老死一生,也就是了。何必再去苦苦追

求自己的理想呢?这便是山庙兄所言,鹏有鹏志,鸟有鸟愿,世上真正的大力士,

天地。此节想起岳武穆的名字,名飞,字鹏举,概与此节同理;又,燕人老张,

名飞,字翼德,亦有渊源罢。

[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老剑粗译:蜩(蝉)与学鸠(大概是斑鸠一类)这些小鸟在笑大鹏:“我想要飞

(海运,概指海风)要从北方的海迁徒到南方的海去,南方的海,是天池的所在。

老剑粗评:此一节,气势宏伟,开篇惊人,正是後人说的“鲲鹏展翅”的

来源所在。山庙兄指其南北皆然,徒陡无果,窃以为,是探寻结果和追求过程

之异也。

[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

会浮起,这就是水太浅的原因。风,如果强度不够,气度不够,是无法拖起鹏的

翅膀的。所以,鹏飞到了九万里的高空,强劲的风,已经落在了它的下面,它利

用风势,背负著青天,势如破竹地向南面的海飞去。

老剑粗评:此一节再续鹏飞的道理。实际上,是在寓人。人,如果也有宽阔

的胸襟,也广博的学识,虚怀若谷,就能像那劲风一样,拖起大鹏,甚至,包容

像。现代人可以坐飞机,可是在高空,依然是思维穷乏,而庄子,在三千年前,

就已经有这种高远的相像力,而且,它指的天和地,不是我们现实中的大气与地

球,是事物的虚与实,高与低的分辩所在。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

直上九万里(古时多用三、六、九数字,并不是实数,只表示很多的意思),又是

什么感觉呢?有这种气度的人,又怎会为世俗的事而烦恼呢?一叹

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

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老剑粗译:古有相传记录奇特现像的书,叫《齐谐》。书上说:“鹏鸟飞

向南面的大海,随行击溅起三千里高的海浪,驭著雄风,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高

空。它足足飞了六个月才稍微停歇下来"。书上的事情,庄子非常有感触,游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老剑粗译:北面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叫鲲。它有数千里庞大(表示是无极

无限的大);振翅而变作鸟儿,叫作鹏。鹏鸟张开翅膀,也有数千里之广;一

怒飞起,翅膀都遮住了天空,像弥天的乌云一样。这只鸟,随著海风的振起

气(就是野马)、尘埃、小生物,都是在浮动的风中荡漾。天是那么苍茫,这是

它的本色吗?还是高远得无人知道它的本色,看不到它的极深之处呢?(这里的

天,不是指的大气层,应该有宇宙的含意),在九万里的高空,大鹏快速地飞行,

向地面看去的景像和感觉,也不过如此啊。

老剑粗评:此一节,写大鹏鸟在高空飞行的感觉。实际上,是庄子自己在想

第八百零四章 鲲王启 (第1/3页)

出自《逍遥游》:原文稿“汤之问棘也是已。“

译:商汤问棘也有这样的话。商汤者,古之贤君也。是商朝得以兴旺的关键人物。礼贤下士,不懂便多问。棘者,古之大贤也。

《逍遥游》: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阅读修二代的逆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