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御仙魔

〖帝御仙魔〗

第一百零五章 传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该施恩的时候施恩,该杀伐的时候杀伐,尤其在对域外之民的管理、教化上,他很有心得。在新罗之战前,李晔便召见了他,就如何迅速教化新罗百姓问题问策过,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才决定让他来主理新罗政事。

在如今大唐朝廷中,宰相崔克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振,无疑是文官领头羊。不过作为社稷柱石,他们需要坐镇中枢,轻易是不会离开长安的。

而以张文策为代表的,一批才敢卓著的青年官员,现在是皇朝文官团体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大多经历过平卢时期,在李晔南征北战、平定国内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历练机会,如今年富力强,正当其用,是大唐文官集团的第二阶层力量。

这个阶层的力量十分庞大,大唐的精锐之师将战旗插到哪里,他们都能及时跟过去治理哪里,将彼处彻底变为大唐疆土,将那里的百姓完全变成大唐治下的子民。

再往下,就是长安修行学院出来的学生,张长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相比于张文策这些前辈们,他们的才能更加综合、全面,胸襟也更加开阔,而且身上没有那么多儒生气息,做起事来更加没有顾忌些。

这当然有利有弊。勇猛精进、思想相对独立,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但少了儒门信仰与儒生气息,心中的道德标准就低,成为奸佞妄臣、贪官污吏比青州儒门的士子更容易。

不过一个官员是否成为奸佞小人、贪官污吏,道德境界、信念信仰虽然是基础,但也只是一部分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国家律法的制约、官场风气的导向。对后者,李晔有充足的把控能力。

从李振、崔克礼,到张文策、张仲生,再到张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在有十万大军驻扎在半岛,主持大局,就不会出乱子,再从原来的地方军中,择优选取一部分帮助唐军维持地方秩序,州县也会渐渐恢复平稳。

这些事李晔早已不必亲力亲为,随军带来的文官要到地方上去,都不必他一一分派,真正需要他做的,只是重建安东都护府,选定都护府的主要官将。

都护人选自然是赵破虏,新罗初定,他还需要带着大军在此驻扎一段时间,不过他不管民政,领头的文官是张文策。

前两年,张文策出任过南诏宣慰使,是以对战后抚民差事很熟悉。新罗“未经王化”,需要一个才敢卓著又经验丰富的官员,来主持大局,解决各种问题。

张文策这些年的差事都办得很好,个人成长很快,作为一个士子,原本他还有些过于“道德”的嫌疑,在南诏被王建上了一课后,现在是出了名的铁血文官。

第一百零五章 传说 (第2/3页)

织起有效的抵抗。

虽然零星的闹事者依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但在大势面前,他们注定只是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准眼就被唐军的铁甲海洋扑灭。

唐军占领主要城池后,立即在青衣衙门修士的配合下,对城中原有军队缴械,将战士集中看管。随后主持地方政事的文官到来,检查户籍民册、巡查地方,重新丈量土地,再视具体情况给战士分派田地,让他们其中大部分人卸甲归田。

诸番事宜下来,没有个月无法理顺,民政差事多半繁琐细致,需要耗费官吏们很多精力。

阅读帝御仙魔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