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王

〖大唐之逍遥王〗

第一百六十章 东和李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温大雅躬身回道:“属下这就准备!”

李渊望着温大雅离去的背影,面露紧张,喃喃自语道:“温兄,此次的成败就在于你了!……”

温大雅怀揣着李渊的亲笔信,快马加鞭地直接朝着瓦岗寨奔驰,他知道自己这次主动请缨接下艰巨地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完成。其实,温大雅在隋朝做官时,对于隋炀帝的执政不敢苟同,父亲病重只能选择辞职回家。

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经过裴寂的指点,屡次上门邀请温大雅出山。在李渊的诚恳态度下,温大雅终于决定答应李渊的请求,成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门典掌机要。经过多番的观察,温大雅发现李渊能够忍辱负重,而且对刘文静没有丝毫的意见,仍然与之前的没有两样。

于是,温大雅才大胆地站出来想要将这次的任务完成。据他的了解,李渊绝对不是那种屈居于人后的人,他绝对会一争天下。假如李渊真的入主关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他一定会成功登基。而且,李渊麾下大将与瓦岗相比不相上下,李玄霸的威名就连他都知道,何况其他义军怎么可能不知道,唯一的区别就是兵力实在是相差太多。

温大雅满怀着心思一路飞驰的来到了瓦岗寨,门外士兵见温大雅,不知是何人,急忙喝止道:“来者是何人?”

“我乃是唐公李渊的参军温彦虹。我家主公有一封信想要交予你们的首领李密,烦请通报!”温大雅和颜悦色道。

瓦岗士兵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人便是隋末唐初思想家、史学家的温大雅,他是并州祁县人,北齐文林馆学士温君悠长子,其弟乃是中书侍郎温彦博,兄弟两人同朝为官,尤其是在大唐王朝之中同是中枢官员,深受李密的信任。温大雅兄弟均以文学知名,温大雅初任东宫学士、长安尉,因父亲去世,解职归家奔丧,时天下大乱,决定不再出仕。

李渊从太原起兵,厚礼聘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门典掌机要。当初,李渊为此伤透脑筋,最后还是裴寂提醒才想起温大雅,礼贤下士请他出山辅助于自己。而且,温大雅出身官宦士族之家,其父温君悠,北齐时就应经踏入官场,任文林馆学士。隋朝一统天下,他又成为泗州司马,大业末谢病离任返归原籍。

温大雅与弟大临、大有等俱以文学闻名四海,当时有人曾经评价曰:“诸温儒雅清显,为一时之称。”

《旧唐书温大雅传》有“温陈才位,文蔚典礼”之说。当时以文学和家教著称的士族首推颜、温两家,颜即颜之推,亦有三子。当时就有“颜氏三雄”和“温氏三雄”之美誉,可以看见颜、温两家子弟皆为一时之选。

隋文帝开皇末年,初及而立之年的温大雅即以才学卓著授东宫学士职。大业末年又授长安县尉,不久因担心父亲辞官回乡,与三弟大有居住于太原。早年,温大雅与李密有些交际,两人对彼此的才学都钦佩不已,私交甚笃,只不过现在两人各为其主,就连温大雅都不曾想到终有一天会与李密以这种方式再次相见。

第一百六十章 东和李密 (第2/3页)

变化,真正大权在握的则是李密。”

“其实说来,属下与李密早年有些交际,对于他的性格我甚是知晓,好高骛远且盲目自大,但是他确实有自傲的本钱。毕竟,他也是一位大才之人。如今,瓦岗军能够在义军之中声名远播,大半的功劳归于李密的谋略。”

“李密在瓦岗说话的权力隐隐有些超越翟让,只要我们打消李密的疑虑,那我们南下入关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这件事还是需要元帅的配合,亲笔写信交给李密,以属下跟他的熟悉度,他绝对不会对我设防,只不过这信的内容必须是自贬,又抬高他的地位以及才能,相信危机必定解除!”

李渊沉思片刻,高声道:“就依你去办吧!既然已经做过一次,又何必在乎第二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容忍所不容方能真正担当大任!温兄,此事就按照你的建议去做,但是这次面对的是李密,烦请将军亲自去一趟才行,否则以李密的性格定会认为我等虚以委蛇,到时候就功亏一篑了!”

阅读大唐之逍遥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