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王

〖大唐之逍遥王〗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诏回旧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逍遥王府迎来了新生命,而且李逍遥也让李山河让伍氏兄弟、李玄霸以及李昇他们几人全部回到王府之中。逍遥王府再次充满了欢声笑语,李昇看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他们还没有睁开眼睛,一直在熟睡着,襁褓中的两个家伙睡得格外香,李昇看着两个家伙,伸出自己的手在两个家伙的脸上摸了摸,开心的大笑起来,他转身望向李玄霸,兴奋不已道:“四伯,昇儿有弟弟、妹妹了,再也不是一个孤孤单单的啦,等弟弟长大了,我要教他武功,妹妹长大了,我要保护她,哪个人敢欺负我的妹妹,我就打他。”

李玄霸微微一笑,看着李昇信誓旦旦的拽着拳头,他抚摸着李昇的脑袋,大笑道:“昇儿想要教弟弟武艺,长大了保护妹妹,那你就要加倍努力习武才行。男人就应该用自己的拳头解决问题,这才是硬道理。”

李昇不停地点着头,郑重地说道:“四伯说的有道理,昇儿要抓紧练功才是!”他又看着两个家伙一眼,出其不意的问道:“四伯,昇儿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吗?实在是太幼稚了,睡觉的时候居然将手指放在嘴里,昇儿可不会这样做。”

李玄霸尴尬地挠挠头,他也没有见过李昇时候是什么样子,他求助的望向李逍遥,李逍遥急忙将目光看向一边,他身为父亲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的唐军不像之前占领整个中原地区、消灭外敌的那样,现在剩下的全部都是精兵强将,一些老弱病残之人全部从军队中调任其他地方,使得年轻有为的将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因此,唐军的人数在减少,但是战斗力更加的强悍,而且培养出水师,无论是武器装备或是粮饷都比之前的要好很多。

对于李靖等人来说,他们在大唐尚未真正实现统一之时,统帅百万大军都不在话下。现在只有数十万大军,人数极少,而且朝中大臣明争暗斗,纷纷成为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的门下,而他们是逍遥王的麾下,却不在京城,调任在边关镇守,名义上是擢升,实际上是外放,使得他们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他们也想跟随着李逍遥打下江山。

李靖等人等待了许久时间,终于盼来了他们想要的消息,圣旨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非常的诧异,直到听闻使者宣读的内容,他们惊诧不已,心里却笑开了花,他们都知道定然是逍遥王决定出手了,需要他们这些人回去才行。

与其在边关中喝着西北方,过得闲云野鹤的日子,每天都是无所事事,还不如亲眼见证逍遥王入主朝政,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而他们也将会水涨船高。他们都是跟随着李逍遥一起风里来火里去,经历生死大战,同甘共苦,对于李逍遥他们更加的信任,之前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都相继派人与他们亲近,透露出来的拉拢意思,全部都被婉拒,在他们的心里一生只效忠一人,那就是李逍遥,他们又不能强逼着李逍遥出手,只能等待着,他们相信李逍遥绝对会出手,只不过时机尚未成熟,现在时机成熟了,若是再不出手,悔之晚矣。

众人满心欢喜地大笑起来,他们都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终于真正的站在了庙堂之上,纵然庙堂之上充满了危险,他们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相信在李逍遥的带领之下,必定再次卷土重来,早已厌倦战场,一展身手的时机到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诏回旧部 (第2/3页)

再说,如今的大唐国泰民安,根本就不会有人的外敌前来入侵,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以及将帅镇守边关,无需担心其他外敌前来征讨大唐。因此,他们想都没有想直接将手中的权力交出来,帅印也直接交给了副将,由他们掌控军队。

当初,唐高祖李渊见大唐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最后他采取了李逍遥的建议,将大军全部重新召集在一起,进行一次筛选,将年老体弱、身体残疾以及家中唯一的男丁的人全部遣返回乡,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良田,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实行了大规模的裁军,只留下了精兵。

大唐裁军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只不过秦王李世民等人却极力赞成,在他们看来削弱军队不仅仅是削弱李逍遥的势力,打击李靖等人的最佳时机,也是让自己的人入主军队最好的机会。只不过,太子李建成则持反对建议,使得唐高祖李渊纠结了许久之后,还是将大军裁掉一部分多余的兵力。

毕竟,裁军对于大唐来说或许面对着外敌入侵时,一时难以抵御,不过从国家的未来上来看,裁军有利于节省了朝廷的开支,大力发展其他事情,尤其是针对江河流域河道的清理、疏通,改道等都需要庞大的支出,节省的一部分钱用于此处,另外还将节省出的开支用于天灾的补给,使得大唐利大于弊。因此,唐高祖李渊思前想后,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裁军,使得一部分回到家乡,大力的发展农业,使得百姓丰衣足食,国家的粮仓年年爆满,国家的税收收入不断地增加,让李渊都兴奋地好几宿都没有睡觉。

阅读大唐之逍遥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