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遥王

〖大唐之逍遥王〗

第三百零一章 暗潮涌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长孙无忌胆颤心惊地劝阻道:“秦王,还请慎言呐!”

李世民见长孙无忌等人脸色大变,仓皇的模样惹得李世民更是气打不一处来,心中更是泛起滔天的怒火,他置之一笑,不屑一顾地讥笑道:“怎么?你们都害怕了!”长孙无忌等人急忙摇头,说不是;李世民不管不顾的尽情地发泄心中的愤怒,道:“父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这样做,完全不顾及朝中大臣的质疑声,也不按照礼制去做,一意孤行的赐封逍遥为监国,总揽一切大唐朝政大事,实际上父皇就是借此将皇位传于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穆皇后死后安放在修建的宫殿中三十余日,唐高祖李渊才下诏遗诰下葬于献陵,群臣嚎啕大哭;其中,太穆皇后子女及孙子辈在唐高祖李渊的带领下,随仪仗前往献陵,就连李玄霸都眼眶红红,泪流满面的目送着窦皇后的离去;李逍遥、长孙秀敏两人更是伤心不已,长孙秀敏更是哭晕了数次,李渊特命长孙秀敏不必随行,却被长孙秀敏拒绝,毅然决然的一路跟随着。

太穆皇后安葬在献陵中,这是唐高祖李渊的意思,他想要永远的与自己的妻子在一起,只不过太穆皇后先他一步,安葬在献陵内,使得献陵的门不能全部封死,留下其中的两道门。并且,唐高祖李渊亲自下令派人守护陵墓,直到他驾崩之日才不必看护,而且唐高祖李渊在太穆皇后驾崩,心中思念窦氏,与日俱增,无心政务,全部将大权交予李逍遥处理,在悲痛万分的情况下,李逍遥强压着心中的悲痛,将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在批阅奏章上,以缓解心中的那份沉重的伤痛。并且,唐高祖李渊下诏册封李逍遥为摄政王,奉命监国,总揽大唐一切朝政大权,使得朝z文武大臣一片哗然,众人皆知道李渊是在为李逍遥清除一切阻碍,以备为日后李逍遥册封太子做准备。

朝z文武大臣无一反对,全部心悦诚服,他们深深的知道李逍遥的能力。并且,李逍遥在太穆皇后驾崩之前就总揽大权,管理的井井有条,使得朝z文武大臣无一人不服。李逍遥的处理朝政的能力,甚至超越了唐高祖李渊,至于前太子李建成更是无法比拟的;李渊再次名正言顺的册封李逍遥监国,总揽一切朝政大权,更是深得文武百官的爱戴,最重要的是李渊如此做向大臣预示着,日后大唐江山将由李逍遥接任,朝会上蜀王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两人闻之色变,强忍着心中的惊怒,隐忍不发。

“父皇居然将朝政大权全部交托于逍遥,逍遥他算什么,只不过就是深得父皇、母后的疼爱,按照旧制纵然大哥太子之位被废除,应该也是本王,父皇如此做,将我的颜面置于何地,难道本王就不是他的儿子吗?”

秦王李世民朝会结束后,急忙回到自己的王府中,怒气冲冲地数落李逍遥、李渊的不是,使得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全部都噤若寒蝉,纷纷劝阻李世民不要如此大逆不道。若是李世民只数落李逍遥的不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还能理解,也能接受,没想到李世民越说心里越气,口无遮拦的谩骂起唐高祖李渊的不是。

第三百零一章 暗潮涌动 (第2/3页)

知太穆皇后驾崩,也纷纷派遣使臣前来奔丧。

唐高祖李渊横扫天下,号令天下之时,就已经开始召集民工修筑陵墓,经过多年的精心修建终于落成,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唐献陵。献陵是依据东汉光武帝原陵的规格修筑而成,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长方形,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

封建王朝的帝王陵墓皆有石刻,而唐献陵的石刻浑厚质朴,健壮豪放,造形刚毅沉稳,气宇轩昂。献陵的四道门上皆有雕刻而成,高近两米的石虎,显得硕大威武,眼神机敏,四肢强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御道的两端有一对体形高大的石犀;并且,南门外矗立着八米高的华表,上蹲犼兽,下雕盘龙,八棱形的柱体刻满了花纹,显得庄严肃穆。

当初,唐高祖的寝陵修建时,曾经下诏工匠及大臣商议过,最后决定按照东汉光武帝的原陵高六丈的规模营建。献陵坐北向南,地面建筑约有三百八十间,墓道呈覆斗形,陵高三十一米,长宽均为百米,陵台为覆斗形,位于陵园中部偏东,底边东西长约一百四十米,南北长一百一十米,顶部东西长三十米,南北长十米,高十九米。

阅读大唐之逍遥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