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是国之大事

〖生娃是国之大事〗

第55章 皇陵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光是家中姻亲关系就得列一沓,晏回看得头疼,又不得不看,谁与谁走得近了,他心中都必须有数。朝中局势复杂,有些底蕴深厚的世家若再结一门强势的姻亲,对皇位的威胁就越大。宰辅不能与兵部结亲,兵部不能跟户部结亲,户部与吏部结亲也得慎之又慎……

晏回怕他们结党连群,朝臣比他还要谨慎,大多知道避嫌,生怕被有心之人扣上个结党营私的帽子,将来被人泼一盆脏水。

唐宛宛闲来无事,也跟着晏回一起看,她不懂什么人情往来,一切只凭眼缘。

“这个好,正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双方爹爹都跟您请了旨,一看就是两情相悦呀!”

“这个男子不好!人丑花心还没钱,成日往青楼跑,给他赐婚不是毁了人家姑娘吗?”

镇安县离京城并不远,快马疾行,一去一回不过六七日。谁曾想带回来的不光有消息,还有一口薄棺——早在他们到镇安之前,镇安县县令就在家中畏罪自尽了,还留下了一封血书。这封血书不为自己开罪,只求陛下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晏回心中一凛,想来“人丑花心还没钱”这三样就是宛宛最讨厌的男子了。他立马往自己身上套了一下,自己人不丑,不花心,还有钱。

就是平时有点抠门。看样子这条还得改改,免得哪天遭了宛宛嫌弃。

时年二月初,陕南出了一件大事,安州刺史与负责皇陵督造的祖堂总督亲笔所书的密信先后报回京城,令朝野震动,举世皆惊。

——今上的地宫塌了。

地宫,即为皇陵。

唐宛宛心里一咯噔,忙不迭跑进内殿请罪去了。只见陛下叠着腿坐在太师椅上,眼角眉梢都在冒冷气, 声音也是冷飕飕的,上来就是一句:“回来这么晚, 真是胆儿肥了!”

“外头没有漏刻, 也没有西洋钟。街上满满都是人, 我当时辰还早呢。”唐宛宛眼睑低垂细声细气答,一副规规矩矩的小媳妇模样,她哄了一刻钟才把冷飕飕的陛下哄热乎。

上元节也是年轻男女定情的日子,尤其是官家, 平时将男女大防看得重,到了这一日便要开明多了。上元节之后几日,朝中又有好几位臣子给家中儿女请旨赐婚。

这赐婚也有大讲究,官家子女与平民结为连理是无需向朝廷请示的;若两方都出身三品以下官家,也可以自行婚配。剩下的都得上折子请旨。

每每折子上来,负责罗列他们两家姻亲关系的宦人就得忙活好几天。两方的家世背景,势力牵扯,三代以内的姻亲关系,平时私下来往多不多……凡此种种都要一一罗列出来,放到晏回的案头上。

晏氏皇族的故土本在赣南,只是赣南水土潮湿,不适合建造皇陵。祖皇帝令数十位擅长堪舆点穴的风水大师选址多年,终将皇陵定在了陕南,以渭南、商洛、安康、汉中为域。那处地势平坦开阔,北有群山南面临水,人居稀疏远离州县,草木茂盛松柏常青,平原十不葬的规矩没一样冲撞了的,正是天下难寻的好风水。

晏氏皇族仙去后都在那处入土,至今已有七位帝王陵墓分布其中。

而这回塌的就是晏回的地宫,位于陕南镇安县。自晏回继位第三年开始起基,如今五年过去,宫室已初具雏形。本是再好不过的地方,没有地动也没有洪灾,这会儿好端端就给塌了。

晏回听闻这事的时候,头个反应就是:还好塌的不是父皇的。他老人家年纪大了,若是身后之事出了问题,怕是要难过一阵了。

朝中人心不安,不少臣子都说什么“此乃上天降罪,大凶之兆”、“陛下应下罪己诏痛思己过”……妖言惑众的通通打了一顿板子遣回家去静养半月,晏回又令人快马加鞭赶至镇安县彻查实情。

第55章 皇陵 (第1/3页)

正月十五乃是上元佳节, 晏回当日政务繁忙, 因为刚过完年,各地的折子都跟雪花一样飞上来了。他实在挤不出时间来,没能陪着宛宛出宫看花灯去。

“没事,陛下正事要紧。”唐宛宛丝毫不气馁, 跟晏回讨了个出宫的口谕,屁颠屁颠找关婕妤去了。两人一拍即合,在宫外头玩了一晚上, 宫门落钥前的一刻钟才赶回宫。

已经过了亥时, 宫里的人这会儿大都睡觉了, 整个皇宫都是静悄悄的,一路上被值夜的羽林卫查了好几回腰牌。几个女暗卫将贤妃娘娘送回长乐宫,又去送关婕妤去了。

絮晚一脸惶急地迎上前来:“主子您怎么才回来?您要是再不回来,陛下都要派羽林卫满大街找人去了。”

阅读生娃是国之大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