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

〖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三十一回 小试身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接下来是击发结构。原弩的击发拉杆是在弩弓的上方,而陆仁的机弩上方可架着箭鼓呢,击发拉杆自然不能采用原弩的结构,所以是把拉杆改在了弩身的下方,同时还把单纯的拉杆结构改良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电影《赤壁》当中,诸葛亮所制作的那种拉杆式连弩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东西,而且据说很可能就是诸葛亮研发的出来的连弩。根据史物原型并由后人复刻重制出来的机弩,现在可就在哪间博物馆里面放着。而陆仁与雪莉在得到月背基地主电脑从现代络里搜寻来的构造图之后,根据目前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这种连弩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良。

简略一些来说,就是加大了尺寸,用增加弓臂与弓弦长度的方法来增加箭支的射程与攻击力度,同时还在臂尾的弦位上追加了滑轮以减少拉弦时的力量消耗。

然后是修改了箭匣的结构。原弩的箭匣结构是要把数寸长的短箭一支一支的扣进匣去,那架式倒挺像是给泵式散弹枪上弹,上箭速度也相对较慢。这种上箭方式如果是一群弓弩手在正常的军阵作战中进行分组多段式射击,对箭阵的密集度与持续度的影响自然不大,但在船只上,特别是陆仁与糜贞手中这些要进行长途货运的船只上,根本就不可能也不允许船只里搭载过量的人员来进行多段分组式的射击。想想也知道,船只的总积载量也就那么多。人手要是带多了那货物放哪儿?再说人员们的吃喝住也要占用很多舱位。

此外就是船只上的空间有限,弩弓不允许安置得太多,如果延用原弩那种一枚枚往匣里扣箭的上箭方式,那么在应对当时那种以快速接近再登船肉搏的水战方式上,箭支的连续射击就肯定会出现较大的空档,这对单船人员相对偏少,而且缺乏实战经验,肉搏战能力较差的“陆氏水师”(权且这么称呼吧)来说搞不好就会成为落败的致命点。

因此,陆仁与雪莉把箭匣改良成了类似于现代自动型枪支里弹鼓式的结构,不过是倒置在弩弓的上方。单是一个箭鼓里的箭支就足有过百支之多。而且箭支的补充也相当方便快捷,只要把箭鼓上方的盖子打开,再把大把大把的箭支摆正方向放进去也就行了。而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直接更换掉整个箭鼓!

第三十一回 小试身手 (第1/3页)

"" ="('" ="">

“机、机弩!?陆仁的船队里怎么有这东西!?”

这个声音很大,而在海马号的了望台上,陆仁的嘴角向上微微一扬,阴侧侧的同时还带着少许的邪气,轻声怪笑道:“真够扯淡的,这些家伙也不打听打听我陆仁的斤量?不知道老曹和袁绍在官渡对恃的时候,那些发石车是我弄出来的吗?那些大家伙都不在话下,这些机弩我还会整不出来?在那个时候我就跟老曹说过,领兵打仗什么的我是不行,可如果是拼装备,这个时代诂计还没谁会是我的对手。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这里要说一下,陆仁船中的机弩并不是汉时人们所知的普通大弩,而是陆仁与雪莉进行过全面改良的半自动型机弩。

阅读我本三国一路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