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

〖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四百七十三回 一场海战(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扯远了,打住。只说陆仁和雪莉在组建夷州海军之初就有考虑到由于夷州的兵员不足,拼不起汉末时期常规的舷接战、肉搏战的问题。而在这种前题之下,夷州的军事不管是陆军方面海军必须得讲究贵精不贵多。犹其是在海战方面,要尽可能的避免舷接战的情况发生,所以舰船战术要以中远程攻击直接击沉对方的舰船为主,在近距离时则要尽最大可能的达到一击必杀,因此坚船利炮加撞角成为了建造战舰时的主导思想。

早期时陆仁和雪莉是有建造出不少船只,但总的来说都仍只是为了夷州发展需要而建造的各类大中型船,就实际意义而言偏近于商船,此外也是在给夷州的工匠们积累相关的经验,毕竟真正意义上的战舰,其工艺要求要远比商船高得多。所以直到后来交给甘宁的那些战舰,才是夷州真正意义上的战舰,而且经过工匠们多年的摸索,其精良程度甚至都超出了陆仁与雪莉的想像之外。

甘宁在北方海域中横行的时候,舰船数量最多时也才不过六十余只,与当时另一股海贼势力管承交锋时更是只出动了三十余只。如果不是甘宁麾下的舰船精良无比,又如何能做到仅凭着三十余只战舰就一战彻底击溃了管承由三百多只杂牌战船组成的海贼团?

再反观江东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百七十三回 一场海战(四) (第1/3页)

其实在汉末三国这一时期,常规的艨舯撞角其主要意图更多的却是与钉子相近,就是撞上去之后与对方的船只强行的连接在一起,一方面破坏对方船只的正常行驶,另一方面就是在连接起来之后进行舷接肉搏战,真正的想将对方的船只一下撞沉还不太现实。

因为以当时船只普遍的单桅大帆,还有水战战场主要都是在内陆江河的缘故,进行撞击的船只一般都很难达到那种可以把对方船只撞破、撞沉所需要的速度与冲击力,最多也就是能把对方的船只给撞翻而已。

大小相近或是小于己方的船只还好说,大出己方船只许多的舰船,那就得等到对方的舰船从被开出来的窟窿里慢慢的进水再下沉了。而想达到这一目的还有一个前题,就是艨艟的“钉子”能顺利的从对方舰船的船身上拔出来,而且还要完成己船的“倒车”,这对古时的风帆加桨动力船只来说可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在当时,船只的撞击主要还是为了接近战,撞沉对方尚且排在次要的位置。

后来到十五、十六世纪,各类大型舰船的出现与造船技术的长足发展才使撞沉战术得到真正的用武之地。华夏这一时期的海战史没什么相关记载,主要都是体现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上。像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与后来英国的殖``.d.民舰队中就有大量配备了专用撞角的大、中型快船,而且船头部份为了配合撞击战术都进行了强化工艺,完全能够经受得住进行撞击战术时巨大的反噬力度。此时再翻开大航海时代的海战史,不难发现时常会有某某船只被对方的撞击一下撞沉甚至是撞成两段的记载。

阅读我本三国一路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