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三国一路人

〖我本三国一路人〗

卷三 第两百一十七回 北起烽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然后是刘禅。刘备当时被陆逊的一把火给烧光了赌本,使整个蜀汉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而且由于刘备的刚愎自用,在没有处理好蜀汉内部的问题的情况下冒然出击,兵败之后使蜀汉内部的问题闹得非常的严重。用后世某位学者的十六个字来形容是“蜀汉建国,基础不牢;刘备一死,地动山摇”。可以说当时要不是有诸葛亮这么个一流的政治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风给硬撑了下来,蜀汉集团也早没戏了。

好了,现在转回到曹丕的身。而事实,曹丕的班接得也没那么容易。原有的历史老曹一死,随之而来的是青州兵这支曹氏集团的根本班底的哗变,当时为了避免发生真正的叛乱,曹丕都是采取了宽大甚至是放任的态度。这是幸好当时刘备和孙权闹翻了,没有抓住机会去进攻曹魏,不然曹魏天晓得要丢掉多少地盘。

再接下来,曹丕最大的问题是威望的不足,这使得曹丕不足以稳定民心。在这个时候曹丕为了增加威望度,进而解决掉稳定民心的问题,想到办法的是进位为帝。而献帝刘协为了不让国家再遭受混乱,不让百姓再受战乱之苦,选择了把帝位禅让给曹丕。

当然了,这种事在后世之人看来,献帝刘协根本是被逼迫的,换成了别人,谁又愿意把皇帝的宝座给交出去?

可是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另一件事,是当时献帝刘协仍然有着一个皇帝的威望,曹魏的境内也仍然有着一些支持献帝刘协的人或团体的存在,而老曹一死引发了青州兵的哗变,当时四十出头的献帝刘协如果狠一狠心,以皇帝之名发出号召,完全有可能会闹出些不小的动静。

另外当时刘备已经在汉称王,青州兵的哗变又使得曹魏方面在长安、洛阳的守备出现了问题,如果献帝刘协真的发出勤王诏令,刘备搞不好可以从汉出兵去抢下长安,献帝刘协再抓住机会西逃一下,那接下来的事情难说了。

但是但是,献帝刘协没有选择那么做,而是平静的把帝位交给了曹丕。或许曹丕威逼的成份不会少,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

曹丕的确是有想当皇帝的野心,但曹丕终究不是个笨蛋。事实即便是原有的历史,如果单纯的以为曹丕是那么的想,或者说是那么急着当皇帝的话,可能还真有些误解了曹丕。

准确的说,曹刘孙三家的继任者,也是指曹丕、刘禅、孙权这三位,在继任的时候其地盘都是处于一个很不稳定的状态。

首先是孙权,他从孙策的手里把班接过来的时候,但千万别真以为孙权是捡了父兄留下来的一片江山,捡了个天大的便宜。事实当时江东也才被孙策刚打下来没多久,所谓的“恩威并施”只有“威”而没有“恩”,而且由于孙策杀人太多、竖敌太多,使得江东地区的本土士家豪族对孙氏集团基本都是持以一个敌视的状态。

再加当时的孙权连二十岁都不到,威望什么的全都不够,根本镇不住,所以说孙权的班其实是接得相当困难的,一个处理不当他们孙氏集团得玩儿完。总的来说,当时要不是有张昭和周瑜这一一武帮着孙权硬撑下来,孙权早没戏了。

卷三 第两百一十七回 北起烽烟 (第1/3页)

卷三 第两百一十七回 北起烽烟

建安二十五年,八月。(#……)

曹魏方面的局势正在向渐渐平稳下来的局面过渡。当然了,想要完全的平稳下来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者也可以说任何一个新继任的君主想要完全稳定下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曹丕按照老曹的安排在做,整体的局面还算是顺利。

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曹丕是个标准的小魂蛋,心性狠辣而且野心极大,在原有的历史接了老曹的班之后没多久逼迫献帝刘协交出帝位,那么现在曹丕是不是也在想着这个事情了呢?

阅读我本三国一路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