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造化

〖九州造化〗

第442章 论道(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但凡来此求道的百姓,无不品高德重,平时生活之中,已然存在以德报怨的行径。阴阳家讲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并无什么新意。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百姓听罢之后,在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感触良多。

“人心受外界干扰,总有起伏不定之时。自己常常以德报怨,却发现对方总是以怨相对,难免会质疑以德报怨的行径是否正确。久而久之,就会动摇心境,改变初衷。今日听了阴阳家之言,方才让人明白了:我们首先要正视德怨,莫要认为报怨以德,对方就一定会被感化,从此不再施怨,因为‘怨’永远存在,绝不会消除。人类只用通过崇尚德行,才能营造盛德之氛围,从而遏制怨气,令世间不断变好而已。”肖逸长吁了口气,忽然有一种霍然开朗之感。

无论对待铭浩、静灵,还是对待吕尚、公孙辩等人,他总是报怨以德。可是,待发现对方根本无动于衷后,自己心境的确发生了动摇,这才有了“我要成圣”的想法,想通过圣人之教来感化众生。回想过往经历,岂不正好印证了阴阳家之论?

“过去,我以为是我德行不够,不足以感化世人。现在看来,原因根本不在于此。即便我做了圣人,也不可能做到感化所有世人,只能尽可能地开创盛德之世而已。这是事实,不可强求!”肖逸想通此节之后,心境突然稳固了许多,脑海中再想起铭浩等人时,再无起伏,平淡无波。

在其沉思之际,又有两家依次论道。其中一家旗子上写了一个“茶”字,教授世人通过‘吃茶’来“内省修行”,达到心境平和,看淡德、怨。

第442章 论道(二) (第2/3页)

。以盛德之势,遏制怨气蔓延,力所能及,开创太平之世。”

“原来如此!”百姓听罢,皆有感而发。

报德以德,乃是自然而然,人之天性,实属正常。报怨以德,与佛家的以善报怨颇有相似相处,此时百姓再次听来,未感到突兀,故而也无异议。

邹恒对时间拿捏的恰到好处,似乎也已推算到无人会发问,故而径直退了回去,结束了论道。

阅读九州造化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