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权

〖帝国海权〗

第154章 各取所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最终双方讨价还价,达成了赔款2亿两的共识。

此时的清政府哪能拿出这么多现钱,在焦急上火一筹莫展的时候,五国一起提出可以向清政府提供贷款,2亿两库平银,每个国家拿出4千万两,也就是1000万英镑,年利率4厘半。

原本五国是准备强制要求清国分45年还清本息,不过德国却表示45年太长,而3亿两的数额也太过庞大,与其让清政府负债累累难以偿付,还不如稍微退让一步,让清政府在20年内还清,作为补偿,德国要求增加青岛作为德国的通商口岸,并且允许德国远东舰队可以在胶州湾内停泊。

俄国人一看原来还能这么干,而且本来这钱就不用自己出,大头都是德国人出的,那我也干脆换点别的东西,于是也提出允许清政府20年内还清,作为补偿,俄国要获得西伯利亚铁路的北满穿越权。

这个要求原本是1896年清国和俄国以防御日本为目标达成的《中俄密约》中的条款,不过现在如此好的时机,对于1891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上面对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还能指望一下英国人,虽然英国人最后为了不和三国闹翻没淌浑水,但是也给了日本人周旋的希望,现在五国联手而来。伊藤博文一点周旋的空间都没有。

山县有朋和西乡从道见伊藤博文把能说的都说了,也没什么好反对的,就只能这么上报天皇,明治见首相、陆军和海军领导都表示只能这么做,也只好无奈同意。

伊藤博文随后指示外相陆奥宗光。就四个字“卧薪尝胆”。既然领土要求没有希望了,那么其他要求日本人就必须对清国拿出强硬的姿态来。

日本方面告诫清政府,日本不再对清国提出领土要求,日方做出了“如此重大的让步”,因此其余要求不会有丝毫改变,如果清政府还是不肯允诺,那么就是没有谈判的诚意,到时候搞不好会再起战端。

此时清政府对于赔款的心理底线是1亿两库平银,舰日本方面要价如此之高,恳求适当降低赔款,并且称日本要求赔款3亿两乃是和清国开战所消耗的军费,但是实际上日本政府到底花了多少钱既没有账目也没有明细,实际金额必然远远小于这个数字,因此3亿两的赔款清国无法答应。

第154章 各取所需 (第2/3页)

既然五国达成了协议,如果我们真的拒绝了,那么他们也必然会共同进退。

如果英国人和独国人的海军再加入进来,我们的海军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就会全军覆没。到时候陆军远在朝鲜撤不回来,帝国就危在旦夕了。

第二条我认为则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五国联合,就算召开国际会议也依然是完全由他们说了算。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接受他们的要求。

当然。面对五国我们无法对抗,但是也不能让清国认为有五国干涉就当我们软弱可欺了。与清国谈判,我们的态度必须强硬。”

阅读帝国海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