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海权

〖帝国海权〗

第290章 沙滩上的摩天楼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如果英国参战,那么依然不是问题,英国人就算把自己岛上的十来万陆军部队派过来,在优势德军面前也没什么太大作用,只要法国投降。英国人也不会过于纠缠。

且不说施利芬对欧洲搅屎棍的恶劣程度的低估,单单对比利时可能的抵抗都显得过于理想化。

施利芬计划要求快,计划的每一个步骤的执行都不能出错,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整个计划的执行脱节,鉴于英国参战的可能性与战争时间成正比,因此施利芬晚年一直强调计划的关键在于大力加强右翼,以重兵投入来缩短战争时间。

然而这就成了日后施利芬的推崇着用来攻击其继任者小毛奇以及威廉二世理由,因为小毛奇在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施利芬计划的核心正是要让主攻的右翼从比利时方向攻入法国!这将侵犯1839年欧洲各大国对比利时保证的永久中立,而其中反应最大的自然是英国。

$长$风$文$学,ww○◎x.n≧et当然了,条约这种东西在约亨看来就是一张废纸,只要能确保打赢战争,那么想撕就撕,不需要有什么心理压力。至于英国参战这点约亨也觉得其实没什么所谓,英国人想开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算德国不进攻比利时英国人也会找别的借口。

而且施利芬也不是傻子。不可能没考虑到进攻比利时所会引起的连锁反应,所以他也做出了一定的准备。

首先是外交上争取说服荷兰王室同意德队借道有着“马斯特里赫特盲肠”的荷兰通道迂回到比利时列日要塞的后面,这样就有可能逼迫法国人为了保证自身安全抢先进入比利时,这样破坏比利时中立的就是法国而非德国了。

就算荷兰人不借道,又或者法国人不上当,施利芬也做了考虑。首先是海军的风险舰队理念施利芬也有所了解,只要海军的存在能让英国顾忌,不敢过于冒险参战,那么德国只需要向英国保证,战后恢复比利时的和中立那么就足够。

第290章 沙滩上的摩天楼 (第1/3页)

比利时是近代欧洲版图中的一个复杂国家,这种复杂不仅体现在语言、人口构成和地理位置上,而且更体现在其特殊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上。

比利时原本是荷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由于不满荷兰国王威廉一世的通知并且受到法国7月革命的影响,1830年8月比利时发生革命,1831年11月,俄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和英国在伦敦达成协定,签署条约,宣布根据1815年维也纳体系的修正,为保证欧洲的整体和平,各大国保证比利时和永久中立。

这一协定自然遭到荷兰的强烈反对,荷兰一直到1839年才在条约上签了字。而比利时国王经过各国之间的争吵,最终相互妥协,决定由著名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利奥波德王子担任。

比利时这个国家之所以重要,很大程度上因为其和法国正好处于英吉利海峡的两端。为了防止可能对自己的入侵,英国人认为保证比利时不加入任何一个军事集团是极为重要的,英国必须确保比利时不被用于对英国的敌对活动。

阅读帝国海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