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178章:寓教于乐【二合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毕竟,法家的学术,就拿那些权衡某个政策的利弊来说,这适合用来启蒙稚童么?

明显不适合!

“怎么办?”

诸法家子弟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兵家、墨家,还有其余学派都是一样,要让他们写一篇利于国家的学术理论,这不难,可让他们写一篇用来启蒙幼龄稚童的书籍,这可把他们给难倒了。

当日,大梁学宫一片哗然,除家外,其余十一门学派的子弟,无不对此震惊万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是他们最看不起的家,写出了第一本启蒙的教材,而且居然还得到了魏国朝廷的首肯,被列为了初等学塾的教材。

怀着复杂的心情,各派学子冲到家的那座殿阁,当时人数之多,吓得那些以周初为首的家子弟们瑟瑟发抖,还以为自己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遭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此事尘埃落定,户部官员咬牙切齿的痛恨对象中,又多了一个「膳部」,毕竟按照魏王赵润的命令,户部要持续给膳部投钱,然而膳部却无丝毫回报给户部——那真的是一点回报都没有。

然而让户部庆幸的是,膳部只负责国立学塾以及大梁学宫的用度开支,并非是兵部、工部那种吃钱大户,不过即便如此,膳部官员后来偶尔遇到户部官员,也难免被户部官员狠狠瞪上两眼。

没办法,如今的户部已经沦为了各部的钱袋子,日复一日眼睁睁看着其他部府那些吃钱大户跟强盗似的来掠夺他们户部掌管的国库,他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愤懑,表达不满。

只可惜,‘最恶的强盗’工部,早已习惯。

没过多久,凛冬来临,在简单落成的大梁学宫的各个子殿内,各派学子与同伴围着炭火,高谈阔论,集思广益为「国立学塾教材」一事做最后的完善。

一直等到来年开春,也就是魏兴安五年的春天,诸学派子弟还是毫无头绪。

然而就在这时,他们忽然听说了一件事:朝廷允许家的一本书籍,列入「国立初等学塾」的教材。

“什么?!”

“家?!”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那些几岁、十几岁的孩童,终有一日会长大成人,若是不抢在他们年幼时,在他们心中刻下儒学的烙印,搞不好那些孩童就会被法家、墨家等其他学派抢走,这是自诩第一显学的儒家子弟所万万不能接受的。

但是,怎么编呢?

“法家那边,有什么收获么?”有一名儒家子弟问道,但是却遭到了其余同伴的白眼。

想想也是,在初等学塾教材这件事上,对于各学派来说好比是战场,如何吸引幼龄稚童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深深刻下他学派的烙印,是那些孩童长大后成为他们学派的继承者,似这等事关各自学派日后兴衰的‘战争’,法家子弟怎么可能会透露给他们?

事实上,非但儒家子弟感到头疼,其实法家子弟也一样,纵使有张启功、杨愈这等智睿的在朝官员,亦对此束手无策。

主要是降低教材的难度,使其通俗易懂,便于启蒙幼龄的稚童。

就拿儒家来说,在经过介子鸱等在朝官员的解释后,其他儒家门徒这才明白,为何魏国礼部之前要弄出《百家姓》这种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狗屁不通的玩意,原来是为了便于启蒙。

而儒家的思想,对于那些幼龄稚童来说,实在是过于深奥了,别说几岁的孩童看不懂,就算是研究儒学十几年的文人,也不敢说对儒学精通。

在这种情况下,介子鸱对儒家门徒讲述了魏王赵润的决定:“我大魏的国立学塾,大致可分为「初等学塾」、「高等学塾」以及大梁学宫这个最高学塾。……其中初等学塾坐落于三十座大县,主要针对于幼龄稚童;高等学塾针对其中的佼佼者;至于天资聪颖之辈,日后或有机会进入大梁学宫就学。……而我儒学过于深奥,陛下希望我儒门著作一些启蒙用的书籍,作为初等学塾的教材。”

『给几岁、乃至十几岁的稚童编写便于理解的启蒙书籍么?』

对此,代表魏王赵润出现在各派学子面前的礼部尚书杜宥微笑着说道:“毕竟此乃「大梁学宫」,是我大魏最高国立学塾,而诸位,皆是我大魏奉为上宾的贵客,岂可怠慢?”

这一番话,让那些来自其他国家的各派子弟很是受用,于是乎,纷纷表示魏王赵润开明,实乃是天下少有的明主。

除此之外,赵弘润亦扩大了「膳部」的权限。

膳部,隶属于礼部辖下,以往主要负责朝廷承办的宴席,以及祭祀时所需的酒膳,而如今,赵润又让膳部负责一事,即「国立学塾的用度开支」,包括三十座国立初等学塾,以及大梁学宫这座最高学府。

毕竟是“国立”学塾,一切用度开支,都由朝廷来负责。

儒家门徒门面面相觑。

平心而论,他们并不排斥魏王赵润的要求,毕竟他们也明白,那些几岁、十几岁的稚童,非但是魏国的将来,也有可能是他们儒门的后辈,问题是,他们实在不懂该怎么编写易于理解的书籍啊,难道要他们效仿魏国的礼部,编出似《百家姓》那种狗屁不通的玩意?

他堂堂儒家,若是编出《百家姓》那种玩意,岂不成了笑柄?有辱圣人之名啊!

“要不,咱们放弃初等学塾的教材,专攻高等学塾的教材?”一名魏国儒家子弟建议道。

但他的建议,立刻就遭到了其余学子的反对。

第178章:寓教于乐【二合一】 (第2/3页)

闹要吵,就到主殿阁去闹去吵,吵个痛快!

当然,由于工期太短,很快就要步入冬季,冶造局与工部的官员,向各派学子解释:暂时就建成这样,待等明年开春之后,再完善主殿与子殿,包括围起城墙、铺设青砖、雕刻塑像,以及在各殿阁铭刻花纹图案等等。

面对着这些解释,各派学子面面相觑。

其实他们认为,就目前这座学宫,其实已经非常让他们满意了,可似乎魏国朝廷对此并不满意,还要力求完善。

阅读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