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21章:必胜的预兆【二合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1章:必胜的预兆【二合一】 (第2/3页)

故,我不曾向母亲提过这事。”<r/><r/>“孩子,委屈你了……”沈淑妃心疼地拉过芈姜的手,轻轻拍着,让芈姜感觉很是不解:委屈?为何?<r/><r/>而魏天子,心中也非但没有怪罪芈姜的意思,反而觉得,这是一位好儿媳。<r/><r/>随即,话题便再度回到太子赵弘私下离城这件事。<r/><r/>说实话,就这么屁大点的事,魏天子根本不在意,毕竟他很清楚,他儿子赵弘润本身就不是什么安分的人。<r/><r/>当然,这话可不能当着杜宥的面说,他对此只能表示:岂有此理!<r/><r/>不过说归说,可当杜宥恳请魏天子派人强制追回太子赵润时,魏天子便开始顾左而言他了——强制召回那劣子?开什么玩笑?那劣子当年就敢不把朕的诏令放在眼里,更何况是如今?<r/><r/>万一弄僵了,那小子撂下挑子不干了,朕找谁去?<r/><r/>想到这里,魏天子便皱着眉头迟疑道:“太子昨日就离城,现在派人去追,恐怕晚了……”<r/><r/>此时,大太监童宪亦适时地说道:“陛下,太子昨日离城后,先到了博浪沙,以宗卫周朴的名义,登上了户部前往汾阴的运粮船,这会儿,恐怕已经到成皋一带的河域了……”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另外,在太子殿下上船时,鸦五一行人,亦登上了另外一艘船,因此,太子殿下的安危,陛下倒不用担心。”<r/><r/>鸦五?那是谁?<r/><r/>杜宥心中闪过几丝疑惑,但魏天子却了然地点了点头——暂时,鸦五作为青鸦众大梁分部的首领,还未被朝野所得知,只有一小撮人,才知道鸦五这个人。<r/><r/>见杜宥仍眼巴巴地看着自己,魏天子想了想,笑着说道:“杜卿,你看这样如何……朝廷暂时莫要公布这件事,权当作为,给前线将士的一个惊喜。”<r/><r/>听闻此言,童宪亦笑着说道:“太子殿下亲临战场犒赏兵将,相信前线兵将必定士气大增……”<r/><r/>这话,听得杜宥暗自腹诽。<r/><r/>为何?因为童宪这话,明摆着就是在太子赵润的行为开脱,要知道迄今为止,他们魏国的军队本来就是占据绝对上风,在韶虎、司马安、魏忌、庞焕魏国名将的率领下,目前与魏军交战的林胡部落,可谓是节节败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太子赵润以千金之躯犯险,亲临战场激励军心?<r/><r/>不过杜宥必须承认,就目前而言,这是最好的办法,只有这样,朝廷才能保住颜面——当日后有人提及太子赵润失踪之事时,他们可以对外宣布,太子殿下根本不是失踪,而是朝廷有预谋的想给前线将士一个惊喜。<r/><r/>摊上这么一位太子殿下,真的是……<r/><r/>摇着头,杜宥抱着满满的腹诽告辞离开了。<r/><r/>谁能想象,太子赵润擅自溜出大梁前往河套,朝廷居然还要给这位殿下善后,真的是日了隔壁的阿黄了。<r/><r/>回到垂拱殿后,杜宥先把魏天子的建议告诉了诸位内朝大臣。<r/><r/>听了杜宥的话,徐贯、李粱、蔺玉阳等人怅然长叹——因为事到如今,只能这样了?毕竟太子殿下失踪的事若是传了出去,非但朝廷颜面尽失,他们这些人,怕也难辞其咎。<r/><r/>于是乎,诸内朝大臣便开始商议,如何配合那位太子殿下的犒军之举。<r/><r/>就在朝廷暗自为无中生有的太子殿下犒军而做准备时,太子赵润,乘坐着户部运粮的船只,于两日后抵达了汾阴县。<r/><r/>汾阴县的县令,即是寇正,这也是一位赵弘润钦定的内朝大臣。<r/><r/>并且,赵弘润对寇正的期待,丝毫不亚于介子鸱。<r/><r/>但话说回来,寇正与介子鸱二人的抱负有所区别,介子鸱倾向于从上到下,即身处于魏国权力的核心,以通过制定合适的政令,使国家变得越来越强盛;而寇正则不同,他并没有太崇高的政治抱负,他只想着管理好治下,使治下的民众可以安居乐业。<r/><r/>正因为这样,前一阵赵弘润打算组建内朝时,曾派人请寇正到大梁任职,但寇正却婉言拒绝了——他不想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去制定对于民众息息相关的政策。注:古代有不少改革,就因为脱离实际、太想当然而失败。有时候,上位者因为不了解民间疾苦,难免会想当然地提出一些政令,叫下面的人施行,自以为能改善国情,结果很多时候,非但遭到那一撮得利者的反对,就连民众也不买账。<r/><r/>当赵弘润见到寇正的时候,寇正正在河对岸的汾阴津,在一辆辆马车、马车上装满粮草,准备运到前线的几支魏军之中。<r/><r/>不得不说,寇正此时肩负的重任,相比较当初介子鸱在川雒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这次魏国动用了多达四十万的军队,四十万人的口粮,可想而知后方粮草输运的重担是何等的沉重。<r/><r/>正因为如此,当赵弘润看到寇正的时候,这位汾阴县县令,正扯着嗓子指挥那些民夫,为此嗓子都喊哑了。<r/><r/>看到这一幕,赵弘润心中颇为感慨。<r/><r/>因为前几日他在垂拱殿内看到那一份份捷报时,看到的都是韶虎、司马安、魏忌、庞焕等他魏国的名将在河套地区高歌凯进、大杀四方,可负责调运粮食的寇正呢,却几乎无人提及。<r/><r/>可事实上,寇正肩上承担的重量,丝毫不比那些前线的将领轻。<r/><r/>想到这里,赵弘润遂走到不远处的凉棚里。<r/><r/>见此,那些在凉棚里喝水、歇息的民夫们都感觉很惊奇。<r/><r/>毕竟赵弘润的穿着打扮,俨然就是一位富家子弟的公子,更别说,赵弘润身边跟着赵雀身穿着软甲的美侍,以及做护卫打扮的吕牧、周朴、穆青、褚亨等宗卫。<r/><r/>这莫不是谁家的公子,带着美婢与护卫到这儿游玩来了?<r/><r/>看着赵弘润走入凉棚,那些民夫们心下暗暗猜测道,不约而同地让开了路。<r/><r/>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问道:“这位公子,不知有何贵干?”<r/><r/>赵弘润拱了拱手,和气地说道:“我见寇正大人嗓音沙哑,是故,想倒杯茶给他。”<r/><r/>见赵弘润这位疑似富家子弟的公子哥居然这般和气,并且又提到了受这些民夫们尊敬的寇正,凉棚内的气氛一下子活络了起来。<r/><r/>当即便有人竖起大拇指说道:“这位公子,你说的寇正大人,那可真是好样的。”<r/><r/>说着,凉棚内的民夫们便开始七嘴八舌地夸奖寇正,这个说寇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