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85章:楚齐泗水战役【二合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见齐王吕白失言,左相赵昭猜到这位小舅子此刻心中必定慌乱,便宽慰道:“大王不必焦虑,此刻攻打东海的,不过是寿陵君景舍之子景云,而并非景舍本人,且其麾下兵力也不过十余万,据我估计,这其中恐怕有近七成乃是粮募兵,唯有不到三成左右才是楚国的正军……”

听闻此言,田讳、管重、鲍叔等人纷纷点头。

敌军兵力多寡,这也要区分对象的,如果是魏国,魏国号称出兵十万,那么,中原各国会自行理解成十五万,甚至是二十万,一方面是考虑到魏国士卒的勇悍,以一敌二丝毫不成问题,另外一方面,也是考虑到魏国有一位喜欢用奇袭的魏公子。

但楚国嘛,就要以完全相反的方式去解析,在中原各国,唯独楚国动辄出兵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记得四国伐楚战役时,楚国前前后后总共调动的兵力接近两百万人,而几年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数日后,在符离塞上,齐国老将田骜也得知了楚军攻入东海郡的消息,将儿子田武、长孙田恬商议这件事,看看是否有可能增援东海郡。

毕竟一旦东海郡沦陷的话,楚军就能从符离塞的后方包抄过来,到时候符离塞将成为一座孤悬的要塞,只有败亡这一个结局。

“阿武,不如你率领前往增援东海郡吧。”田骜对儿子田武说道。

田武默然不语。

在齐国的将领中,最为知名的便是田氏五虎,而其中,田耽威名最甚,但很少有人知道田氏五虎中最勇猛的并非是田耽,而是田武——虽然在智略上,田武可能不及田耽,但若是计较带兵打仗、冲锋陷阵,两个田耽绑在一起,都不是田武的对手。

唯独田武并不这样认为,在田武看来,他儿子田恬纯粹就是温室中的花朵,在其祖父田骜的庇护下,或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但反之,未见得就能做出什么成绩。

正因为如此,他心中并不情愿离开符离塞前往增援东海郡。

数日后,齐国的王都临淄也得到了楚军攻入东海郡的消息,齐王吕白紧急召唤左相赵昭、右相田讳以及管重、鲍叔、连谌等士大夫商议此事。

也难怪齐王吕白会感到紧张,要知道,东海郡的北面乃是琅琊郡,再往北则是北海郡,而临淄恰恰就在北海郡的西边,而问题是,此前齐魏交恶,田耽率军前往宋地对抗魏国的军队时,带走的军队恰恰就是琅琊军与北海军,也就是说,一旦楚军攻破东海郡,他们面对的,将会是一个防守力量极其空虚的琅琊郡与北海郡,到时候,楚军便可以长驱直入,兵临临淄城下。

齐王吕白说到底终归是个刚刚尚未不久的年轻人,甚至还未弱冠,因此在这种危难的局势下,难免有所心慌,竟在这种正式场合,失言称呼赵昭为姐夫:“姐夫、不,左相,以你之见,我大齐眼下该如何是好?”

就好比近期发生在符离塞的战争,楚军对这座要塞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但每次都被田武强行驱逐,并且,死在田武手中的楚国兵将不计其数,这是一位真正能配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美誉的绝世猛将。

在沉思了片刻后,田武瓮声问道:“我若离去,符离塞怎么办?”

若倒退二十年,哪怕十年,田武会放心离开,因为那时他的老父亲田骜依旧勇猛,可如今,就连他的儿子田恬都已经长大成人,老父亲更是已年过六旬,发须皆白,若坐镇后方倒是足以,但若是冲锋陷阵,却是已力有不逮。

在这种情况下,田武如何敢放心离开?

此时,临淄田氏中最年轻的将才田恬开口道:“父亲就放心率军增援东海郡,符离塞这边,孩儿会辅佐祖父大人。”

听闻此言,景云郑重地点了点头。

此后邳县一带的战事,就如同楚将羊祐所判断的那样,在楚军凭借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且采取稳打稳打的战术下,邳县的齐国驻军几乎没有什么反击的余力,只能选择死守城池。

待等到八月下旬,楚国这边打造了上百辆井阑车、上千架攻城长梯,在无惊无险的情况下,顺利攻陷了邳县。

邳县一丢,东海郡门户大开,按照暘城君熊拓的战略部署,寿陵君景云于九月初率领十几万大军攻入齐国东海郡,兵锋直指东海郡的治所郯城。

在得知此事后,暘城君熊拓一方面牵制符离塞,一方面又派原三天柱之一邸阳君熊商的弟弟熊沥,率领援军增援景云。

听闻此言,田骜笑呵呵地说道:“对啊,还有恬儿呢。……在老夫看来,恬儿亦能独当一面。”

“……”田武看了一眼儿子,虽然没有说话,但神情中却是流露出了不怎么信任的表情。

这也难怪,毕竟在巨鹿郡,田恬这位风流倜傥的田氏公子,浪荡不羁那是出了名了,让性格古板的田武很是不喜,但却非常受到田骜的支持。

甚至于田骜时常对外人断言,说他孙儿田恬,日后的成就可能还会在他的儿子田武之上。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当时年仅十几岁的田恬,与祖父田骜、父亲田武以及田讳、田耽两位堂叔一起,被齐人合称为田氏五虎,扬名于齐国,成为了临淄许许多多富家千金梦寐以求的夫婿。

第85章:楚齐泗水战役【二合一】 (第2/3页)

掌军队,领兵作战?

见景云这幅神色,羊祐在旁既担心又严肃地说道:“公子,您必须振作起来,与熊拓、熊琥的恩怨可以暂且放下,但如今与齐国的战争,既是关乎我大楚国运,亦是关乎我景氏一族兴旺的大事。”

羊祐之所以会这么说,那是因为暘城君熊拓在战前说得十分清楚:此战中若有重大功勋者,皆封为邑君,而此前拥有封邑的贵族,则增加封邑。

倘若能得到齐国的一座城池作为封邑,那可真是世世代代吃用不愁了。

阅读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