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大明1617〗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论相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这倒也是。”

孙敬亭洒然一笑,说道:“那么与今日之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分郡之事,和澜说的大政府,相权和君权之事有什么具体的联系吗?”

“当然有了。”张瀚精神一振,笑道:“关系大了去了。”

张瀚道:“枢是大政府,因为每个部门都需要相当的专业和精细化的管理,象是大商行里的情形一样,年底算帐时几十个账房先生打算盘结算,一钱都得算清楚。大明的朝廷做不到这样,因为朝廷的治政是大而化之。枢因循苟且,地方但愿无事。如果说是先秦部落时,这样其实也挺好,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大明的人丁少说过亿了,十几个行省情形各有不同,江南富裕,西北穷困,但地赋田税标准居然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大明的户部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更没有权力来变更各地的田赋标准。标准是太祖年间定下来的,现在已经过去二百多年,居然一成不变,这为什么?官僚体系的惰性加能力不足,算是当年张江陵的改革,无非是敲敲打打,修补一下漏洞,叫他推翻祖宗成例来做整体的改革,也是力不从心。央是这样,地方有没有权力?当然没有,税赋全部是央收去了,地方只有少量的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论相 (第1/3页)

“澜的你意思是要重立相权吧?”孙敬亭道:“这个话题也不是说第一次了,现在怎么又提起来?”

“因为我已经有决断了。手机端 m.”张瀚道:“以后相权要确定起来,宰相不仅要有威望,还得有专门的知识,最少是知道挑选合格智囊的聪明人,不能是二世祖和蠢货。怎么杜绝挑出蠢货来,我能挑,我的儿子,孙子呢?进士及第,不入翰林不入内阁,看着是蠢规矩,但在大明来说是最好的规矩。为什么呢,因为考试一次一次难,有蠢货可能撞大运考三甲,很难入二甲,更不要说是一甲了。能考一甲的必定是第一等的聪明人,然后在翰林养望,进六部学习部务,再会推入内阁,这是一个完整的流程,这种办法杜绝了皇帝胡作非为。如大明武宗喜欢江彬,在唐时他能任江彬这个边将为宰相,武将任宰相在大唐是可以的。这对施政和宰相的人选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大明在废相之后有了内阁,有了内阁之后有了完整的规矩。我不是说这套翰林入阁的规定有多好,只能说坏规矩也胜过没规矩。以后我们的宰相人选,也必须有一套选拔的规矩,如军人不得为相,如要通过最高等级官试,如要有十年以的部务经验,每一条不合格,如非翰林不得入阁那样绝对不能进入最高决策层。我的子孙,也有了挑选任用的标准,如果有这样的标准,挑出来的宰相能蠢到哪去呢?”

“澜你想的真是深远。”孙敬亭起身拜道:“我现在知道我们有多大的不同了,我最多想到三年之后,你想的都是三十年五十年后的事情和布局。”

“我也是基于三五年后的情况做的设计啊。”张瀚哈哈一笑,说道:“孝征兄太过奖了,其实如果没有现实的基础,如三年前我和你说这些,你肯定拂袖而去了。”

阅读大明1617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