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微信去地府

〖发个微信去地府〗

第七百三十八章 失而复得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演员戏份明细表,梨园行俗称卡子,也就是一场戏下来不同角色该拿多少钱。后台管事在演员演完戏发放戏份儿,名为“放卡子”。那时候可没有工资一说,都是日结。

当然也有涨份子的,但得老板同意。像梅兰方的戏班子慢慢他就是梅先生,梅老板,这些事情就得梅先生拍板,后来夫人福芝芳比较厉害,就管起这些账目了。

再红的角,你不唱也没有份子拿,也就是没有白养人的。

不过孟小冬在上海一般有点像后来的单飞,说好了一场戏多少袁大头。据说当时只要孟小冬愿意,剧院老板直接就是一箱子钱送过去。

为什么?因为孟小冬长得俊美,而且唱老生唱得好的真心没谁能赛过孟小冬的,还是女扮男装,这就是噱头,就是广告效应。

而且孟小冬比较谦虚,她甚至拜过几位票友为师。这在当时也就是孟小冬独一份了。但孟小冬不这么看,她认为只要能学到真东西,无论是票友还是琴师都可以学。

这次去北京发展,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里的几十口张嘴吃饭,保姆佣人的花销倒是小头,真正一出戏下来,那是要分账的。

一出戏再红,哪怕是《贵妃醉酒》梅先生唱的最多,可是配角也重要啊,演裴力士的萧长华和演高力士的姜妙香都是不比梅先生差多少的名角。

还有后面的团队。

徐兰沅(胡琴)、孙惠亭(月琴)、马宝明(吹笛)、霍文元(三弦)马宝柱(吹笙)、何增福(司鼓)、唐锡光(小锣)、罗文田(大锣)。

还有化妆,管箱,庶务,会计简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第七百三十八章 失而复得 (第1/3页)

说起来孟小冬在上海大世界舞台那是一等一的头牌!

不过真要说起来,虽然红角一场下来譬如是满座或者七八成,那时候一张票都是一元往上的。

一元就是现在俗称的袁大头,银元的购买力当时那是要和现在参照的话至少也是一百多,富人的享受。

就像哪怕是梅先生那样的,愿意去哪家挂牌,那剧院的老板直接就是一百两百根的金条送过去。但收入多,开销也大。

阅读发个微信去地府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