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熹纪事

〖庆熹纪事〗

五 明珠(三)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洪司言叹道:“就怕是岁数太小,不懂事。这么些年在宫里,眉目稍见清秀的小太监就要往皇帝身上贴,从来不曾例外。宦官魅惑主上的,总不在少数。奴婢就怕他和皇帝走的太近。”

太后笑道:“靖仁现在的心思都在政务上,你放一百个心!今天晚上我还见他对董里州那件事耿耿于怀,只怕明天就有动静了。”

皇帝一开始不过疑心董里州有贪污敛财的行径,正要着人查办,不料第二天竟传来了寒州生员结众闹事,煽动民变的消息。当天就有成亲王景仪、太傅刘远联本参劾寒州布政使董里州、寒州知府毛臻。更令皇帝震怒的是,董里州惮压不住局面,竟向东王杜恒请兵。好在学生闹事,不成气候,又有当地德高望重,颇有势力的各界人士出来斡旋,闹了两天之后就风平浪静,总算没有让董里州做出引狼入室的事来。

至于长虹桥坍塌、有人死伤一事,若非学生大闹一场捅了出来,只怕董里州隐瞒不报,皇帝始终不会知道。皇帝当下和成亲王及刘远商议,如何派人去寒州撤查。

皇帝道:“这次去的人责任重大,若也是个贪赃枉法的,让朝廷如何向寒州的百姓交待。”

“举贤不避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说的不无道理,就怕他们师兄弟同气连声,都去捧皇帝。待皇帝成了事,他们作威作福起来,倒变成祸患。”

洪司言笑道:“一个小小的内臣,还怕他翻出天去?”

太后突然问:“你觉得辟邪怎么样?”

洪司言想了想道:“奴婢看他的做派就像七宝,一样小心翼翼,不肯多说一句话。”

太后点头道:“我猜七宝的衣钵给了他呢。这也是个人物,好在现在岁数还小,不成气候。”

五 明珠(三) (第2/3页)

我又何尝有一点点高兴?当年下诏杀他全家,我倒痛不欲生,不如是自己死了好。驱恶在世,我觉得有他的后人在宫里,等那孩子来报仇,倒还有些盼头,如今苍天之下,阳世之中与他再无瓜葛,连他的最后一点骨血也作灰飞烟灭,这清冷宫阙还有我什么牵挂?”

洪司言见她说得凄楚,忙道:“太后还有皇帝呀。”

“靖仁在上江撞着了我的事,现在心里一定也在恨我,急着除去杜闵。”太后敛去眼中伤感,目光顿时变得犀利,道,“我原以为辟邪出宫是为皇帝办这件事,特地派了康健监视,想不到却是康健回来多嘴,真是个不中用的奴才。”

洪司言劝道:“康健年纪还小,好歹也是七宝的徒弟,奴婢看七宝的徒弟都还不错,太后可别因一时之气,耽误了这个好端端的人才。”

阅读庆熹纪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